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下图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A.发展中国家永远是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变化不大C...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图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下图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A.发展中国家永远是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变化不大C】;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A.发展中国家永远是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变化不大
C.发达国家一直主宰着二战后的世界贸易D.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在扩大
C
试题分析:A.发展中国家永远是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本身的说法是极端化的,是错误的观点,直接排除掉。根据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不难发现发展中国家和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整体上在扩大,说明 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在扩大。但就其具体的比例数值而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变化不大,说明发达国家一直主宰着二战后的世界贸易。
儒家文化(14分)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个重要的历史课题。
问题:(1)根据下面提示的儒家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或根据相关言论者,补充儒家言论,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10分)
序号
言论
言论者
思想核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人性本善”;“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天人感应”…………
董仲舒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4分)
中国古代历史上,设台湾府,驻军守备、统一管辖台湾发生在
A.洪武年间B.顺治年间
C.康熙年间D.乾隆年间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telephone),大足板子毕业生”。歌谣反映了当时
A.社会转型的苦痛B.传统旧俗遭冲击
C.新旧事物的对立D.新旧事物的并存

日本《东史郎日记》记载:“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该段史料可作为证明“南京大屠杀”确有其事的
A.直接证据B.间接证据C.口述史料D.实物材料

中国历史上某时期西方传教士来华,十年初见成效,二十年大见成效,进入帝京;后来又有一个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除几个河、海口岸,西教传播没有太大进展。对以上两个现象的判断及其理由都正确的是
A.前者是,后者非。时代发展,交通与技术进步理应推动传播成效更显著。
B.前者非,后者是。中国皇帝独尊儒学,不可能召异国传教士进京。
C.二者皆非。不符合史实,且不符合社会进步的逻辑。
D.二者皆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心理距离造成了这两个时期传教效果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