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阅读材料:1958~1965年中国对外援助额统计(单位:亿元人民币)时间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金额2.763.503....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1958~1965年中国对外援助额统计(单位:亿元人民币)
时间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金额
2.76
3.50
3.63
5.19
8.54
9.61
12.16
18
中国在1958~1965年间加大对外援助力度的历史背景是
A.中国出现了边境安全危机         
B.冷战背景下局部热战的加剧
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呈现低潮       
D.两极格局动荡下世界政治力量出现***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时间和对外援助数量的增加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援助主要针对的是第三世界国家,而这时处于两极格局之下,但是各种政治力量在分化组合,所以会因此增加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材料:1958~1965年中国对外援助额统计(单位:亿元人民币)时间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金额2.763.503.】;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比起明治维新在世界史上获得的卓越地位,被历史学家们称作“同治中兴”(1862—1874年)的这段中国历史常常被习惯性地视作可以被忽略的失败努力,它是自19世纪中叶开始的黑暗中国中的一个阶段而已。然而耶鲁大学天才而又早夭的历史学家芮·玛丽(Mary Clabaugh Wright)在她的著作《同治中兴》中,却提出了一个迥然不同的结论,她相信同治中兴中那一代人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事实上,正是他们的成功,至少使清王朝又延续了半个世纪。根据历史的记载,一些在19世纪70年代期间前往过中国与日本的人都相信,中国更有可能在这场近代化运动中获得成功,因为他们似乎有更多的力量投入到现代军事与工业的建设上。
——许知远《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从甲午战争到镀金时代》
评论材料中关于“同治中兴”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宗之立,虽由劝进,然天命人心之所归,虽古圣贤之君,亦不能辞也。盖自太祖以来,海内用兵,宁岁无几。重以海陵无道,赋役繁兴,盗贼满野,兵甲并起,万姓盼盼,国内***然,老无留养之丁,幼无顾复之爱,颠危愁困,待尽朝夕。世宗久典外郡,明祸乱之故,知吏治之得失。即位五载,而南北讲好,与民休息。于是躬节俭,崇孝弟,信赏罚,重农桑,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却任得敬分国之请,拒赵位宠郡县之献,孳孳为治,夜以继日,可谓得为君之道矣!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岁断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号称“小尧舜”,此其效验也。然举贤之急,求言之切,不绝于训辞,而群臣偷安苟禄,不能将顺其美,以底大顺,惜哉!
——《金史》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金世宗改革的背景。(8分。照抄原文不给分)
(2)根据材料,概述金世宗改革的成效。(7分。照抄原文不给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和平建国纲领
(一九四六年一月三十一日政治协商会议第十次会议全体一致通过)
国民政府鉴于抗日战争业已结束,和平建设应即开始,为邀集各党派代表与社会贤达举行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国是,以期迅速结束训政,开始宪政,特制定本纲领以为宪政实施前施政之准绳,并邀集各党派人士暨社会贤达参加政府,本于国家之需要与人民之要求,协力一心,共图贯彻,纲领如左:
叁、政治
(一)当前国家设施,应顾及全国各地方、各阶层、各职业人民之正当利益,保持其平衡发展。
(二)增进行政效能,应整饬各级行政机构,统一并划清权责,取消一切骈枝机关,简化行政手续,实行分层负责。
(三)建设健全之文官制度,保障称职人员,用人不分派别,以能力、资历为标准,禁止兼职及私人援引。
(四)确保司法权之统一与独立,不受政治干涉,充实法院人员,提高其待遇与地位,简化诉讼程序,改良监狱。
(五)厉行监察制度,严惩贪污,便利人民自由告发。
(六)积极推行地方自治,实行由下而上之普选,迅速普遍成立省、县(市)参议会,并实行县长民选。边疆少数民族所在之省、县,应以各该民族人口之比例,确定其实行选举之省县参议员名额。
(七)自治县政府,对于其辖区内之国家行政,应在中央监督指挥之下执行之。
(八)中央与地方之权限,采均权主义,各地得采取因地制宜之措施,但省、县所颁之法规,不得与中央法令相抵触。
——1946年2月2日《解放日报》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和平建国纲领》通过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指出《和平建国纲领》在政治上体现的民主原则。(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蔡元培少年时曾在绍兴古越藏书楼校书,得以博览群书。光绪十八年赴殿试,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年补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同情维新。二十四年九月返绍兴,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二十七年七月奔赴上海,出任南洋公学教习。二十八年与蒋观云等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事务长。夏,游历日本,同年秋回国,在上海创设爱国女校及爱国学社,任总理。三十三年赴德意志帝国留学。
民国元年(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确立起我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二次革命失败后,携眷赴法,与李石曾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五年冬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被迫辞职后,多次赴欧洲英、法等国考察教育和讲学。民国十六年后担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其72年的人生历程,先后经历了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政府时代,一路经历风雨,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吕雅范《一代宗师——蔡元培》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蔡元培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8分)
(2)根据材料,概述蔡元培对中国教育的重大贡献。(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了个大喷嚏,轰隆一声震天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盛行
A.浮夸风B.“共产风”C.高指标D.瞎指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