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蔡元培之决心献身教育,是自光绪二十四年始。戊戌政变发生后,他认为康、梁失败的最大原因是由于不先培养革新...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蔡元培之决心献身教育,是自光绪二十四年始。戊戌政变发生后,他认为康、梁失败的最大原因是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人才,所以返里从事教育工作,最先接办绍兴中西学堂,又到上海创办中国教育会、爱国女学校及爱国学社。
——摘自陶英惠《蔡元培与北京大学》
材料二 (民国)六年一月,始任事于北京大学。其时北京大学学生,颇为社会所菲薄。孑民(蔡元培字)推求其故,以为由学生之入大学,仍抱科举时代思想,以大学为取得官吏资格之机关。故对于教员之专任者,不甚欢迎。其独于行政、司法界官吏之兼任者,虽时时请假,年年发旧讲义,而学生特别欢迎之,以为有此师生关系,可为毕业后奥援也。
孑民以大学为囊括大典包罗众家之学府,无论何种学派,苟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者,兼容并包,听其自由发展,曾于《北京大学月刊》之发刊词中详言之。
——摘自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蔡元培的思想主张及其产生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改革。(9分)
答案

(1)主张:教育救国。(3分)
原因:认为维新变法的失败主要是由于没有培养革新人才。(3分)
(2)改变旧北大读书是为了当官的传统;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思想的摇篮;对中国大学教育的近代化起了很大推动作用。(9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蔡元培认为康、梁失败的最大原因是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人才,没重视教育,因此蔡元培的思想主张就是教育救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认为维新变法的失败主要是由于没有培养革新人才。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改革,改变旧北大读书是为了当官的传统;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思想的摇篮;对中国大学教育的近代化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核心考点
试题【(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蔡元培之决心献身教育,是自光绪二十四年始。戊戌政变发生后,他认为康、梁失败的最大原因是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尚书·召诰》说:“有夏服(受)天命。”周代铜器“毛公鼎”铭文记载:“丕显文武,皇天宏厌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天命”。这一政治理论的思想核心是
A.天人感应B.君权神授C.天人合一D.敬天保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家庭结构的明显变化是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根据调查显示,尽管一些富裕之家仍然保持传统的大家庭,但是4—6口之家的小家庭在北洋政府时期已较为普遍。这样的家庭规模已经不是多代同堂或多个已婚子孙或兄弟共存的大家庭,而多半是夫妻与已婚子女组成的“直系小家庭”。上述家庭结构的出现
A.标志着中国传统宗法制的崩溃B.是中国社会人权和个性解放的结果
C.标志着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渐解体D.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结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或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与条约这一内容相关的国际背景是
A.美国推行全球扩张的战略B.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般认为,通过“1953年到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立了走向现代化的制度基础。这说明
A.我国将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进现代化
B.我国建立起适应多层次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经济体制
C.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
D.我国已经形成一整套的经济管理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学者潘君祥说:“国家机器是一种政治上层建筑,始终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它充当了近代化的组织者的角色……”因此,在落后国家的近代化初期,国家政权日益成为近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下列事件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20世纪初期,清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发展
B.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
D.1992年,中国宣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目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