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报刊上的有A.民国、孙文、共和B.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C.军阀、实业救...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报刊上的有
A.民国、孙文、共和B.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
C.军阀、实业救国、陈独秀D.革命、中国共产党、抗日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限定词“1912年”,本题可用排除法,B不对,八国联军侵华是在1900年;C不对,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是在1915年;D不对,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在1921年,因此选A
点评: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
核心考点
试题【词汇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词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报刊上的有A.民国、孙文、共和B.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C.军阀、实业救】;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 )
A.第一个要求推翻清政府
B.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第一个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
D.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条件发展创造了条件
D.完全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壮,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人,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申报》曾刊登如下公告:“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20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公告颁布的时代背景是
A.维新派倡导变革社会习俗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新文化运动兴起D.五四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14分)
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指出:五十年来中国政治诚然并无进化,但国民的自觉政治意识即民族建国精神和民主精神日益鲜明、扩大,而旧势力不过是旧时代的幽魂。一二十年的猖獗,势所难免,……经过一番后,政治上的新时代,自然会产生出来。
1. 你是否赞同梁启超“五十年来中国政治诚然并无进化”的观点?并用史实加以说明。(8分)
2. 一二十年后,中国是否产生了“政治上的新时代”?并用史实加以说明。(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