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启蒙运动 > 17、18世纪时期,当欧洲的封建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的时候,一些启蒙思想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                                   ...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7、18世纪时期,当欧洲的封建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的时候,一些启蒙思想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                                     (   )
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自由平等D.社会契约

答案
D
解析
社会契约思想里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主权在民,“君权神授’的本质是君主专制即“主权在君”,因此与它针锋相对的是“主权在民”即社会契约。故答案为D。
核心考点
试题【17、18世纪时期,当欧洲的封建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的时候,一些启蒙思想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                                   】;主要考察你对启蒙运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人们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对“启蒙思想”这一历史概念最准确的表达是(   )
A.批判了旧制度,对新社会提出设想的思想
B.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
C.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
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孔了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封建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引自《儒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小题1:西汉以后,儒家学派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3分)
材料二 利玛窦是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在华28年中,他用了很大的精力潜心研读儒家经典,企图从这些经典中寻找“儒耶对话”的切入点,探讨用儒家思想论证基督教教义的可能性。
——引自《跟随利玛窦到中国》
小题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利玛窦在中国认真研读中国儒家经典的主要原因。(2分)
材料三 中世纪的欧洲的意识形态的所有领域都是基督教会独统天下的,他们用神学解释一切,难以提供启发民智和解放思想的理论和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启蒙思想家就只有从非基督教统治的遥远的东方文明国家即中国那里汲取完全不同于欧洲气质的文化中合乎他们需要的理论和知识。明清之际,程朱理学被欧洲的耶稣会士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引自《儒家学说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小题3:根据材料三,结合法国历史分析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极力推崇“中国文化”的目的有哪些?(3分)
材料四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的博文写道:“我到联合国大厦参观时,就看到一块大幅宣传,上面用世界上各种语言和文字,表明了一个大家都愿意遵守的最低伦理准则:中文用的是孔老夫子那句名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联合国大厦三楼大厅确有一幅用马赛克镶嵌而成的彩色大型壁画,壁画主题叫“黄金法则”: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 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
——引自《联合国的人际关系“黄金法则”》
小题4:儒家“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与联合国宪章中传达的思想有何相同之处?在具体实施上有何不同?(3分)
小题5:材料中“黄金法则”在我国外交政策阐释中的最准确体现是什么?(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法国大革命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在启蒙时代,最容易被西方启蒙思想家接受的是中国古代的那种道德人格
A.君子B.隐士C.侠客D.英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较,欧洲启蒙运动最突出的特点是
A.对天主教会发动了摧毁性的冲击B.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C.以理性主义来观察社会现状D.号召民众投身资产阶级革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西方确立资本主义国家权力运行的平衡和谐的是
A.洛克和孟德斯鸠设计的三权分立机制B.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
C.天赋人权学说D.人民主权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