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 右图是宋代马远《寒江独钓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其绘画特点是(   )                            ...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右图是宋代马远《寒江独钓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
江雪。”其绘画特点是(   )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右图是宋代马远《寒江独钓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其绘画特点是(   )                            】;主要考察你对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A.注重浪漫
B.注重神秘与简约
C.注重写实
D.注重意境
D
进入宋代,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文人山水画也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长久以来,商朝是否在历史上存在,学术界有很大分歧。下列能证明商朝存在的最有力证据是:
(2009年3月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一模26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汴京粱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
                      ——岳麓版教材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
材料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代理学大师张载《张子语录》
(2)材料二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民族性格?(2分)
材料三
  
(3)据材料三指出宋代绘画的特点。(2分)据材料一、二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4分)

(2009年1月江苏镇江第三次调研21题)有学者认为:明代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已经显露某些民主的、人文的近代社会的熹微晨光,其在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某些表现就是它的背影。
材料一: 明之中叶以后,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两大主流之一的是讲世情。……讲世情小说的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些风流放纵的事,间于人间的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
清代底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比较的多,我现在可以分成四派来说。……人情派,即可以著名的《红楼梦》做代表。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材料二:画上题诗的两幅明清时期的绘画作品
 






材料三:某校教师研习李贽思想的学习笔记
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李贽对正统的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挑战。他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①,也就是说,“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②。他在批判理学家的“天理”“道心”的同时宣称“自私”是人的天性,他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③”他所宣扬的自私在当时的背景下,显然具有反对“灭人欲”的维护个人利益的合理阶值④。他是独具个性的思想家,他的观点具有浓厚的反正统意识,开启了明清之际思想的活跃局面⑤。
材料四:某校教师研习城市发展史的学习笔记
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推动了工商业城市的兴盛,都市中的一些富商往往衣服屋字,穷极华靡,金钱珠宝,视为泥沙⑥。伴随商业的发展,苏州等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现象(《明神宗实录》卷361),这表明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至清朝苏州已经是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⑦。与之相随的是,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社会生活亦趋复杂丰富。
回答:
(1)在材料一中,鲁迅讨论的明代中叶以后的小说流派是什么?(1分)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小说流派的基本特点。(1分)
(2)材料二是充满士大夫情调的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这类绘画的艺术形式被称为什么?(1分)其基本特点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李贽的思想观点具有的最大特征是什么?(1分)在他生活的时代,思想界的主流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什么?(1分)
(4)综合材料一、二、三,明代中叶以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具有近代意义的思想文化倾向是什么?(1分)结合材料四,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2分)
(5)材料三和材料四作为历史叙述,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评价和历史描述的综合运用。请在答案纸上选出与上述四种叙述类型相对应的带有下划线的文字序号。(4分)
(2008年11月烟台市高二期中22题) (13分)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他们又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创作者的心声、社会的喜好、历史的脉动和时代的风貌。其中,向世俗化的转变即是特点之一,世俗化完全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积极趋向,世俗化肯定现世生活,肯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阅读下面图片:




宋朝马远《山径春行图》


 
《清明上河图》

 
 
《连年有余》
请回答:
(1)以上图画或文学作品,能体现世俗化的有哪些?(3分)
(2)任选两个加以说明。(4分)
(3)试分析呈现世俗化趋势的原因。(6分)
材料一、
                    
A 《马可波罗行记》插图       B 利玛窦与徐光启画像    C 圆明园遗址中的西式建筑
材料三、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示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
请回答
(1)材料二、三是围绕什么主题选取的?能证明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材料是哪一个?(用字母表示)你的理由是什么?
(2)假如就此问题展开探究活动,让你制定方案,,首先应抓住什么环节?在这个环节你主要做哪些工作?如果展开分组讨论,对于材料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甲组给出的结论是“中国改变了欧洲”,乙组给出的结论是“欧洲改变了中国”,那么你如何吸收融合两组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