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主要经济政策 > 清顺治十八年(1662),清廷强迫云台、高公岛、东西连岛等地的居民内迁,规定“片帆不许人海”。这反映当时清政府实行                       ...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清顺治十八年(1662),清廷强迫云台、高公岛、东西连岛等地的居民内迁,规定“片帆不许人海”。这反映当时清政府实行                              
A.“工商皆本”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
C.“海禁”政策D.盐铁官营政策

答案
C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清顺治十八年(1662),清廷强迫云台、高公岛、东西连岛等地的居民内迁,规定“片帆不许人海”。这反映当时清政府实行                       】;主要考察你对主要经济政策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制度弛紊,疆理隳坏,恣人相吞,无复畔限。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夫以土地王者之所有,耕稼农夫之所为,而兼并之徒,居然受利。官取其一,私取其十,稻人安得足食,公廪安得广储?
——(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794年)
材料二: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日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盖酿成经济组织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依地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知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计民生。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材料三:   

材料四:100年来中国大陆乡村建设…….第三阶段是1945~1978年,这一阶段的乡村建设使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基础空前加强,遗憾的是经常走向极左,给无数的农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第四个阶段是1978—2003年,这一阶段的乡村建设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劳动积极性,在保证国家工业化的前提下准许农民获得有限的自由发展空间。
——李昌平《回首乡建一百年,有待我辈新建设》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中期存在着什么严重问题?结合材料,并联系唐朝中期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其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国民党“民生主义”的内涵和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图片内容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哪一时期实施的土地政策?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土地政策是如何继承发展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的?
(4)材料四中说:中国大陆乡村建设在第三阶段的“经常走向极左”,其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第四阶段的“农民获得有限的自由发展空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两个阶段的乡村建设又有什么共同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就中国国情而言,对民生问题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评述正确的是 (    )
A.“闭关锁国”是中国历代的传统政策B.它是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C.主要起抵御西方侵略的积极作用D.是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太宗贞观四年曾讲:“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谷不登,恐由朕不躬亲所致也,故就别院种三数亩禾,时自锄其稊莠。” 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中国古代统治者的重农思想B.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问题
C.中国古代统治者的民本思想D.古代农业歉收是因为统治者不亲自耕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的出发点是
A.避免西方经济侵略B.巩固自然经济基础
C.稳定国内统治秩序D.缓和中外民族矛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世纪,乾隆帝在给英国国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说明
①乾隆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②中国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③英国经济比中国经济落后
④清朝统治者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