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 (12分)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通过实验探究“新制的还原性铁粉和过量盐酸反应生成FeCl2还是FeCl3”。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1)一位同学用向反应后的...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通过实验探究“新制的还原性铁粉和过量盐酸反应生成FeCl2还是FeCl3”。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一位同学用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方法来验证溶液中含有Fe2+。①可观察到的实现现象是___________,②反应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另一位同学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呈现红色,但当滴加过量新制氯水时,却发现红色褪去。为了弄清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同学们查到如下资料:
Ⅰ.铁有一种化合物称为铁酸盐(含有FeO42-)。
Ⅱ.SCN的电子式为
III.氯水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于是同学们提出两种假设:
①第一种假设是:Cl2可将Fe3+氧化为FeO42-,请写出该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②第二种假设是:____________,提出该假设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②FeCl2+2NaOH===Fe(OH)2↓+2NaCl
4Fe(OH)2+O2+2H2O===4Fe(OH)3 
(2)①2Fe3+3Cl2+8H2O===2FeO+6Cl+16H 
②SCN被Cl2氧化 从电子式分析,SCN中S为负二价,N为负三价,均为最低价有被氧化的可能
解析

本题以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为基础,考查方程式书写基本功,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⑴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①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②方程式这FeCl2+2NaOH===Fe(OH)2↓+2NaCl、
4Fe(OH)2+O2+2H2O===4Fe(OH)3;Cl2可将Fe3+氧化(2)①2Fe3+3Cl2+8H2O===2FeO+6Cl+16H  ②SCN被Cl2氧化 从电子式分析,SCN中S为负二价,N为负三价,均为最低价有被氧化的可能。
核心考点
试题【(12分)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通过实验探究“新制的还原性铁粉和过量盐酸反应生成FeCl2还是FeCl3”。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1)一位同学用向反应后的】;主要考察你对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评价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2分)小明为验证NO2的氧化性和NO的还原性,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NO2和NO,并验证其性质,装置图如下:

(1)写出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乙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可证明NO2的氧化性;
在丙中鼓入空气后现象是__________                 可证明NO的还原性。
(2)实验前丙中充满水的作用是                                    (用反应方程式和简要文字回答)。
(3)小华对小明的实验设计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乙中的现象不足以证明NO2的氧化性,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怎样才能准确证明NO2的氧化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回答出原理和现象即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变化中,由加成反应引起的是
A.将乙醇蒸汽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固体颜色由黑色变为红色
B.苯在一定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
C.一定条件下,将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
D.往溴水中加入四氯化碳溶液,水层褪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1)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          ,其作用是          
(2)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                     。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          (填字母)。
a.水 b.酸性KMnO4                            c.浓溴水                             d.饱和NaHSO3
(3)取6.4g铜片和12mL 18.4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某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②下列药品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烧瓶中确实有余酸的是          (填字母)。
a.铁粉                                           b.银粉                                  c.碳酸氢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4)为定量测定余酸物质的量浓度,某同学进行了如下设计:先测定铜片和浓硫酸反应产生的SO2的量,再计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测定SO2的量的方案很多,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将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结束反应后再次称量
b.将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中,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c.将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中,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Na2CO3是很重要的化学物质,某学生拟在实验室中制备Na2CO3。下面是他的制备实验过程:
将50mL 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制备Na2CO3溶液。为了防止通入的CO2气体过量,生成NaHCO3,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Ⅰ)用25mL 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Ⅱ)小心煮沸溶液1~2分钟;(Ⅲ)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mL)NaOH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Ⅰ)中,刚通入CO2时发生的反应是                                  ;而后又发生反应                                    。(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Ⅱ)中煮沸溶液的目的是                                             
(Ⅲ)中混合另一半NaOH溶液后发生的反应是                  (请写出离子方程式)
评价该同学能否制得较纯净的Na2CO3                。(填“能”或“不能”)
(2).按该同学的设计,第(Ⅰ)步实验装置如下:

①装置A使用的试剂是              (固体)和             溶液;
②装置B使用的试剂最好是           (选择:水、饱和NaOH溶液、饱和Na2CO3溶液、饱和NaHCO3溶液),作用是                        ;如果不用B装置,最终得到的Na2CO3溶液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 16分)某兴趣小组拟利用如下图装置探究验证干燥的Cl2和潮湿的Cl2有无漂白性。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的主要玻璃仪器有:导管、酒精灯、圆底烧瓶、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装置中的试剂应为            ,作用为                         
(2)按气体从左向右流向将各装置依次连接起来(填接口标号): a 接    
                              
(3)通入Cl2后,从集气瓶A、B中红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为了确证是HClO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你认为还应增加的实验是         
                                                                           
(5)烧杯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为保证实验安全,当氯气以每分钟1.12L(标准状况)的流速匀速通入时,若实验需耗时4分钟,小烧杯中盛4 mol·L1的NaOH溶液的体积至少应为        mL。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