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NaBr+H2SO4→NaHSO4+HBr
CH3CH2OH+HBr
硫酸 |
某课外小组欲在实验室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数据如表.
物质 数据 | 乙醇 | 溴乙烷 | 1,2-二溴乙烷 | 乙醚 | 浓硫酸 |
密度/g•cm-3 | 0.79 | 1.46 | 2.2 | 0.71 | 1.84 |
熔点(℃) | -130 | -119 | 9 | -116 | 10 |
沸点(℃) | 78.5 | 38.4 | 132 | 34.6 | 338 |
在水中的溶解度(g/100g水) | 互溶 | 0.914 | 1 | 7.5 | 互溶 |
(1)实验室制备溴乙烷,用95%乙醇、80%硫酸(用蒸馏水稀释浓硫酸)、研细的溴化钠粉末为原料,反应中有气体生成,且乙醇易挥发,所以在加入药品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碎瓷片能防止液体爆沸,实验进行的途中若发现未加入碎瓷片,不能再进行继续实验,也不能立即加入碎瓷片,需冷却后重新进行操作, 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待冷却后重新进行操作; (2)装置B的作用使乙醇蒸气回流到烧瓶中继续反应,溴乙烷的沸点为38.4℃,乙醇的沸点为78.5℃,让溴乙烷蒸发出,让乙醇冷凝回流,所以温度计的温度应控制在38.4℃~78.5℃, 故答案为:冷凝回流;38.4℃~78.5℃; (3)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2NaOH═Na2SO3+H2O,离子反应为:SO2+2OH-=SO32-+H2O,溴能和氢氧化钠反应:Br2+2NaOH═NaBr+NaBrO+H2O,离子反应为:Br2+2OH-=Br-+BrO-+H2O,分离不互溶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用分液漏斗进行操作, 故答案为:SO2+2OH-=SO32-+H2O;Br2+2OH-=Br-+BrO-+H2O;分液漏斗; (4)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溴化氢,同时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促进溴化氢气体的挥发,所以实验中采用浓度较低的80%硫酸, 故答案为:防止溴化氢气体的挥发; (5)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所以溴乙烷中含有副产物乙醚,乙醚和溴乙烷为互溶的有机物,可利用它们的沸点不同,进行蒸馏分离, 故答案为:乙醚;蒸馏; | |||||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加热乙醇、浓H2SO4、溴化钠和少量水的混合物来制备溴乙烷,检验反应的部分副产物,并探究溴乙烷的性质. (一)溴乙烷的制备及产物的检验:设计了如图1装置,其中夹持仪器、加热仪器及冷却水管没有画出.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制备操作中,加入的少量的水,其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减少HBr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3)加热片刻后,A中的混合物出现橙红色,该橙红色物质可能是______. (4)理论上,上述反应的副产物还可能有:乙醚(CH3CH2-O-CH2CH3)、乙烯、溴化氢等. ①检验副产物中是否含有溴化氢:熄灭酒精灯,在竖直冷凝管上方塞上塞子、打开a,利用余热继续反应直至冷却,通过B、C装置检验.B、C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 ②检验副产物中是否含有乙醚:通过红外光谱仪鉴定所得产物中含有“-CH2CH3”基团,来确定副产物中存在乙醚.请你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______ (5)欲除去溴乙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_.(填字母) a.NaIb.NaOHc.NaHSO3d.KCl (二)溴乙烷性质的探究: 用如图2实验装置(铁架台、酒精灯略)验证溴乙烷的性质: Ⅰ:在试管中加入10mL6mol/LNaOH溶液和2mL溴乙烷,振荡. Ⅱ:将试管如图2所示固定后,水浴加热. (1)观察到______现象时,表明溴乙烷与NaOH溶液已完全反应. (2)为证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如图3装置.A试管中的水的作用是______,若无A试管,B试管中的试剂应为______. | |||||
分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在如图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 | |||||
(4)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5)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6)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和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时的颜色变化。实验时必须使用铁屑和6mol·L-1的硫酸,其他试剂任选。填写下列空白 | |||||
(1)B中盛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活塞E_________(填“打开”“关闭”或“无关系”),C中收集到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3)关闭活塞E及分液漏斗上的活塞加入适量硫酸,硫酸与铁屑接触后产生气体。待收集到足量气体后关闭活塞E,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拔去装置B中的橡皮塞,使空气进入,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 |||||
在用Fe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制备白色的Fe(OH)2时,出现了“白色沉淀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后逐渐变成红褐色”的实验现象,如何解释出现灰绿色的现象,探究小组的同学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①灰绿色物质就是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跟白色的氢氧化亚铁的简单混合物; ②灰绿色物质是铁的一种新的氢氧化物,但其中不含Fe3+离子。 (1)验证观点①不正确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观点②所需的试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查阅资料后,得到Fe(OH)2如下信息 | |||||
阅读该资料后,你对上述实验中出现灰绿色的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小组的同学在研究由Fe2+制备Fe(OH)2的过程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4个实验方案: 甲方案: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Fe(OH)2。 乙方案:应用钢铁吸氧腐蚀的原理,设计电池制备Fe(OH)2。 丙方案:按图实验,制备Fe(OH)2。 丁方案:按图实验,制备Fe(OH)2。(苯的作用是使电解质溶液隔绝空气) | |||||
回答下列问题: ① 在甲方案中,所用FeSO4样品通常部分被氧化,写出在配制FeSO4溶液时,其操作过程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乙方案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若不可行请说明理由(若可行,则该空不需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丙方案中,当容器B、A中均加入试剂并塞好橡皮塞后,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④在丁方案中,在两电极之间的溶液中首先观察到白色沉淀。请写出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其电解质溶液可以是下列三项中的___________。 A.蒸馏水 B.NaC1溶液 C.NaOH溶液 | |||||
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稀H2SO4和______________。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 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 | |||||
(4)在试管I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5)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6)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