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①HCl ②Cl2 ③Ca(ClO)2 ④HClO ⑤CO2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⑤ |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举一反三
A.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 |
B.用pH试纸测得氯水的pH=4 |
C.溴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橙红色 |
D.由Ca(ClO)2+CO2+H2O=CaCO3↓+2HClO可推出Ca(ClO)2+SO2+H2O=CaSO3↓+2HClO |
A.浓硫酸 | B.饱和NaCl溶液 |
C.浓NaOH溶液 | D.浓NaBr溶液 |
A.再通入少量氯气,c(H+)/c(ClO-)减小 |
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 |
C.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c(ClO-) |
D.加入少量固体NaOH,溶液的pH会略微增大 |
(1)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B、C中应分别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
(3)E中若装有Fe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E中若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发现: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生成氯气,稀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不生成氯气。针对上述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a.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通入HCl气体加热
b.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加入NaCl固体加热
c.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加入浓硫酸加热
d.MnO2与NaCl的浓溶液混合加热
e.浓硫酸与NaCl固体、MnO2固体共热
①实验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现象:a、c、e有黄绿色气体生成,b、d没有黄绿色气体生成。由此得出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水循环的类型,按其发生的领域,属于_______循环。(2)甲河主要靠_______补
- 2将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混合物3.94g,完全溶于31.8g水后,加入170g4%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向滤液中加
- 3一束带电粒子沿着通有交流电的螺线管轴线射入管内,则粒子在管内的运动状态是[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变速直线
- 4Be quiet, please. The students _______ a class now.
- 5下列句中加粗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强以仕(qiǎng)楹间(yíng)三重茅(cóng)挂罥(juā
- 6结合语境,填人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就是将城市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紧
- 7设集合A={4,5,7,9},B={3,4,7,8,9},全集U=A∪B,则集合CU(A∩B)中的元素共有 [
- 8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连亘(gèng)鸟喙(zhuó)螽斯(zhōng)峰峦(luán)B、霎时(
- 9下列句子中文言词语解析错误的一项是A.微风鼓浪(激起)/ 名词用作动词B.杀人如不能举(杀尽)/ 形容词用作动词C.人君
- 10(2011浙江杭州,15,4)已知分式,当时,分式无意义,则 ,当时,使分式无意义的的值共有
热门考点
- 1某校初三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现鱼虾是装在铁箱中进行远距离运送的.输送途中将如何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呢?经了解后知道,解决鱼
- 2【题文】设,则( )A.B.C.D.
-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相等 B.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C.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D.周
- 4“我可以划船不用桨,可以扬帆没有风向,但是朋友啊,当你离我远去,我却不能不伤感。”《朋友》这首歌说明了[ ]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的弹力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大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C.做自由落
- 6甘肃省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 )A.河西走廊B.河套平原C.藏南谷地D.湟水谷地
- 7阅读《普通人的“节能帐”该怎么算》,回答下列问题:(14分)普通人的“节能账”该怎么算①2007年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
- 8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扩大社会需求,某县下发了一份荒唐的“抽烟文件”,规定全县企事业单位只能抽本地产的香烟,且要视完成情况进
- 9“碳是生物的最基本元素”,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A.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成为“碳水化合物”B.蛋白质、核
- 10 When you enter a crowded room or go on a picnic or to a p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