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NaNO3溶液 | B.NaCl固体 | C.Na2SO4溶液 | D.CuSO4粉末 |
答案
A、加入NaNO3溶液,Fe与硝酸根离子、氢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而不生成氢气,故A错误;
B、加入NaCl固体,对反应无影响,不会减慢反应速率,故B错误;
C、加入Na2SO4溶液,硫酸钠不参与反应,溶液体积变大,则氢离子的浓度减小,但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则反应速率减慢,但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总量,故C正确;
D、加入CuSO4,构成Fe、Cu、盐酸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D错误;
故选C.
核心考点
试题【足量的Fe粉与一定量的盐酸反应,为了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总量,应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A.NaNO3溶液B.NaCl固体C.Na2SO4溶液D.】;主要考察你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同时增大 | B.同时减小 |
C.V1增大,V2减小 | D.V1减小,V2增大 |
A.20°C时,将锌片放入0.01mol.L-1的稀盐酸中 |
B.20°C时,将锌片放入0.1mol.L-1的稀盐酸中 |
C.50°C时,将锌片放入0.01mol.L-1的稀盐酸中 |
D.50°C时,将锌片放入0.1mol.L-1的稀盐酸中 |
金属 | 酸溶液 | 温度 | |
① | Mg | 0.5mol•L-1 H2SO4 | 20℃ |
② | Fe | 1mol•L-1 HCl | 20℃ |
③ | Mg | 2mol•L-1 HCl | 20℃ |
④ | Mg | 1mol•L-1 H2SO4 | 30℃ |
I.实验测得0.01mol/L的KMnO4的硫酸溶液和0.1mol/L的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反应速率υ[mol/(L•s)]与反应时间t(s)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如下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t2时间段内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 (3)t2→t时间段内反应速率减小的原因是:______, (4)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t1→t3时间里______. A.Mn2+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大 B.Mn2+物质的量的增加 C.SO42-物质的量浓度 D.MnO4-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 Ⅱ.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定性分析:如图甲可观察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 (2)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 (3)加入0.01mol MnO2粉末于60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设放出气体的总体积为V mL. ①放出
②该H2O2溶液的浓度为______ ③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某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时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是用纯度、质量、表面积都相同的两铝片与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在同温同压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差别很大,铝与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实验二是用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与两块铝片(一片是纯铝,另一是含有杂质的铝,含的杂质以铜为主)发生反应时,发现盐酸与含杂质的铝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比纯铝反应更快.他决定对其原因进行探究.请填写下列空白: 对于实验一: (1)该同学认为:由于预先控制了反应的其他条件,那么,两次实验时反应的速率不一样的原因,只有以下五种可能: 原因Ⅰ: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没有影响; 原因Ⅱ:______; 原因Ⅲ: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2-4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原因Ⅳ:Cl-、SO42-都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但Cl-影响更大; 原因Ⅴ:______. (2)该同学设计进行了两组实验,即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他取了两片等质量、外形和组成相同、表面经过砂纸充分打磨的铝片,分别放入到盛有体积相同、H+浓度相同的稀硫酸和盐酸的试管(两试管的规格相同)中; ①在盛有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或KCl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②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2SO4或K2SO4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③若观察到实验①中______,实验②中______,则说明原因Ⅲ是正确的.依此类推.该同学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了结论: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 对于实验二:该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是因为含杂质的铝与盐酸反应时形成了微小的原电池,使铝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为了验证资料中所说的事实,请帮助该同学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来验证这一事实.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