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Fe3+、K+、Cl-、MnO4- | B.K+、Na+、NO3-、Cl- |
C.Zn2+、Al3+、SO42-、Cl- | D.Ba2+、NH4+、Cl-、HCO3-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中Fe3+、MnO4-有颜色;D项中HCO3-不能在酸性环境中存在,答案选AD。
点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是:(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即生成沉淀,气体,水、弱酸、弱碱等难电离物质);(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如:Ca2+和 SO42-;Ag+和 SO42-);(3)能完全水解的离子之间,如多元弱酸和弱碱盐的阴、阳离子(如:Al3+, Fe3+与 CO32-、HCO3-、AlO2-等);(4)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 、H+、NO3-;S2-、ClO-;S2-、 Fe3+等);(5)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 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核心考点
试题【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3+、K+、Cl-、MnO4-B.K+、Na+、NO3-、Cl-C.Zn2+、Al3+、】;主要考察你对离子共存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组: 。
B组: 。
(2)(12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碳酸氢钠溶液和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
氢氧化铜溶解与稀硫酸
碳酸钙和醋酸溶液
A.3︰2︰1 | B.1︰2︰3 | C.6︰3︰2 | D.2︰3︰6 |
A.OH- | B.Ba2+ | C.NH4+ | D.Ag+ |
A.Ba2+和NO3- | B.Na+和Cl- | C.Na+和NO3- | D.Ag+和SO42- |
最新试题
- 1阅读短文,用方框内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使短文意思通顺、完整。请将答案写在短文后相应题号的横线上。注意:①每个词只能用
- 2An allergy is a strong reaction to a substance. Many things
- 3教师每年有两个假期,因此教师的工作是非常清闲的。[ ]
- 4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并回答:占世界从口(%)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发达国家2078发展
- 5伏尔泰说:“我不赞成你的话,但是我要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这句名言启示我们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国家必须依法保护公民的 [
- 6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__________,制订合理的____________,有时候调查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需要选
- 7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一词分上下两片,上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图;下片重抒情,抒发了诗人
- 8下列属于同位素的一组是A.H2O和D2OB.金刚石和石墨C.氕、氘、氚D.40K、40Ca
- 9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C
- 10如图,在矩形中, ,,以为圆心,1为半径作四分之一个圆弧,在圆弧上任取一点,则直线与线段有公共点的概率是 .
热门考点
- 1“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就像密密层层的裹尸布,而这座城市则是这裹尸布上被剪破的一个洞,一切能导致木乃伊分崩离析的新鲜空气就从
- 2下列物质A~G是我们熟悉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A、B均是常见的金属,E在常温下是黄绿色气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之间可以发
- 3已知函数()在区间上取得最小值4,则_ __.
- 4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人口最多和人口最少的是( )A.广东、澳门B.浙江、西藏C.江苏、西藏D.四川、澳门
- 5“图拉真时代,亚历山大港的商人卢修斯向高利贷者加图借贷5000枚金币,并立下了契约半年后归还6000枚金币。可是卢修斯下
- 6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B用轻弹簧连接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开始时两木块静止且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推木块A
- 7一只机器猫每秒钟前进或后退一步,程序设计人员让机器猫以每前进3步后再后退2步的规律移动.如果将机器猫开始放在数轴的原点上
- 8关于函数y=f(x),有下列命题:①若a[﹣2,2],则函数的定义域为R;②若,则f(x)的单调增区间为;③若,则值域是
- 9下列各组物质中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1H与2HB.O2与O3C.乙烯与丙烯D.异戊烷与新戊烷
- 10要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就要通过他人了解自己。下列哪几句能说明这个道理?①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