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NH3>PH3>H2S |
B.沸点:苯酚>CH3OH>HCHO>CH3COOH |
C.离子半径:S2->O2->F- |
D.相同温度、相同浓度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NH4Cl>CH3COOH>HCl>Ba(OH)2 |
答案
解析
B 错误,常温下CH3COOH是液体,而HCHO是气体,CH3COOH的沸点应比HCHO大
C 错误,离子半径:S2->F->O2-
D 正确,NH4Cl是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的电离,酸、碱抑制水的电离,酸性、碱性越强,对水的抑制作用越大。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大小顺序排列完全正确的组合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NH3>PH3>H2SB.沸点:苯酚>CH3OH>HCHO>CH3COOHC.离子半径:S2->O】;主要考察你对物质的组成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
B.Y、Z、W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Z— >Y2—>W3— |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顺序为:H2YO4>HZO4>H3WO4 |
D.五种元素对应的单质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 |
A.碱金属的单质中,锂的还原性最强 |
B.第ⅠA族元素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
C.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卤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
D.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第三周期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
A.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
B.单质的熔点、沸点高低 |
C.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
D.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C为二氧化碳,则E可以是强碱也可以是强酸
B.若D为白色胶状难溶物,且与A摩尔质量相等,则E为一常见气体单质
C.若E为氢气,则A一定为金属单质钠
D.若A为金属单质,则X一定为二氧化碳
A.非金属性:F > S > Cl | B.原子半径:Cl > S > F |
C.稳定性:HF > HCl > H2S | D.酸性:HClO > H2SO4 |
最新试题
- 1不定项选择关于波的干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干涉,纵波不能发生干涉 B.只要是两列以上的波,在
- 2下列句子可以组成一则会话。根据提示,请排列出顺序。A. Yes, I can. B. Do you want to
- 3火车在直线轨道上匀速运动,车厢内有一个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一
- 4—I hope the result of the exams had not been told to us.—___
- 5(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当时,求的单调区间;(2)若时,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 6如图所示,有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弧形的石拱,其中第3、4块固定在地面上,每块石块的两个面间所夹的圆心角为37°。假定石
- 7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北半球某水库多年平均水量盈余率季节变化图。
- 8如图,∠1=∠2,∠DAB=∠BCD,给出下列结论: ①AB∥DC; ②AD∥BC; ③∠B=∠D;④∠D=∠DAC,其
- 9下列除哪项外,其他传染病都是由病毒侵染而引起的[ ]A.乙肝B.口蹄疫C.炭疽病D.禽流感
- 10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 ( )A.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实验研究,发现了电子和质子B.贝克勒耳发现天然放射现
热门考点
- 1设x、y为实数,且,则x+y的值为[ ]A.0B.4C.﹣4D.无法确定
-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3年以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蔬菜有毒,饮料有害,饮水也不干净,连一向认为比较安全的大米
- 3下图示意a、b、c三个月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题。小题1:若a、b、c依次表示5、6、7三
- 4Daniel doesn’t like to argue ___ others ____ this problem.A
- 5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A、东北、西南和东南的山区 B、西部天然草场广布的地区 C、东部沿海大陆架 D、东部湿
- 6民间谚语是时代特征的反应。如南宋时期,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了[ ]A.洞庭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
- 7已知f(x)=2cos(ωx+φ)+b,对于任意的实数x,都有f(π4-x)=f(x)成立,且f(π8)=-1,则实数b
- 8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
- 9如图,在△ABC中,AB=4cm,BC=2cm,∠ABC=30°,把△ABC以点B为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点C旋转到A
- 10It’s a common scene in the film Tangshan Earthquake that f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