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 【题文】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的当地一周天气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影响该地一周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小题2】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的当地一周天气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该地一周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小题2】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该地11日昼夜温差最小,主要是因为当日
A.白天①强,夜晚③弱B.白天④强,夜晚③强
C.白天③强,夜晚②弱D.白天②强,夜晚④强
答案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从图中显示的天气变化可知该地一周内天气有晴天、气温高,后来阴天、降温、降雪天气,
再转变为晴天,气温有所下降,故应为冷锋过境前、时、后等天气特征。A为冷锋系统图
B为暖锋系统    图C为低气压系统图D为高气压系统图故A正确。
【小题2】①表示来自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表示云层反射③表示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
昼夜温差小,说明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少,温度低;即②表示云层反射作用强;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好即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温度不是太低,这样昼夜温差就小。故D正确。
考点;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的当地一周天气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影响该地一周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小题2】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主要考察你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目前中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该国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描述正确的是
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
【小题2】解决该国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 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② 海水淡化 ③ 跨流域从他国调水 ④ 改进灌溉技术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小题3】我国欲支援一批农业机械设备到该国,选择的最佳海运路线及季节是
A.马六甲海峡冬季B.霍尔木兹海峡冬季
C.马六甲海峡夏季D.霍尔木兹海峡夏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气温随高度变化会影响大气的稳定性,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B.②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C.③空气对流运动显著D.④有利于高空飞行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如图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可达4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     )
A.温室效应
B.酸雨污染
C.大气污染
D.臭氧层破坏
【小题2】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增加大气温度
B.能分解氧分子与氮分子为原子,使大气强烈增温
C.能吸收长波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D.能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小题3】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②火山喷发 ③过度发展核电 ④过度砍伐森林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2014年10月28日08时至11月2日08时的露点温度及气压变化曲线图。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即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候的温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
A.气压越低,露点越高B.水汽含量3l日8时高于30日8时
C.气压白天高,夜间低D.白天的露点温度高于夜间露点温度
【小题2】冷空气开始影响该市的大致时间是
A.30日8时B.31日8时
C.l日8时 D.2日8时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表示不同地物辐射温度在一天内的变化状况。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曲线①~④代表的地物分别可能是(    )
A.沙地、湖泊、林地、草地
B.草地、林地、沙地、湖泊
C.草地、沙地、湖泊、林地
D.沙地、草地、林地、湖泊
【小题2】上图显示(    )
A.日出前各地物间的温差最大
B.日落后地物①的降温速度最快
C.地物③的辐射温度白天夜晚都最低
D.地物④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早于其他地物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