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图示河流所在地形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①气候湿热 ②人口稀疏 ③城市密集 ④商品谷物农业发达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河流所在地形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
①气候湿热 ②人口稀疏 ③城市密集 ④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小题2:该河流河口海域(   )
A.国际海运繁忙B.是“淡水海”
C.台风多发D.是世界著名渔场

答案

小题1:A
小题1:B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小题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亚马逊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故气候湿热,人口密度小。
小题2:该河流河口地区由大量河流淡水注入,故海水盐度低。
核心考点
试题【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图示河流所在地形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①气候湿热 ②人口稀疏 ③城市密集 ④商品谷物农业发达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主要考察你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图为四条河流的下游及河口滨海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四个区域中石化工业发达的是    
A.①图B.②图C.③图D.④图
小题2:①河.②河.④河下游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混合农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B.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C.河谷农业种植业园艺业D.迁移农业游牧业牧牛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极地地区为科学研究和考察的天然场所。自1984年以来,我国先后对南极进行了25次科学考察,对北极进行了3次科学考察,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正式开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大洋名称:A.        ,B.           ,C.         
(2)中山站在长城站的         方向。这两个考察站中,距离北京较近的是          
(3)我国四个极地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4)我国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的时间都是在2月份,建立北极科考站的时间应是           月份,原因是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7分)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读图回答。

(1)核泄漏发生后,在宫城、福岛等地的自来水、土壤、蔬菜中相继检测出放射性物质。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1分)
(2)与图1中福岛所属自然带相符的是图2中的    ,其名称是             (2分)
(3)图2中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沿③→⑤→⑥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                 。(2分)
(4) 分析与日本南部同纬度的地中海地区形成不同自然带的原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8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洲部分地区某季节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材料二】黄土高原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材料三】黄土高原范围示意图、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图

(1)材料一所示的是______月前后,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图中所示洋流的流向是______ ,此时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区域大洋环流方向是_______。
(2)概括出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与降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黄土高原上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地区的年降水量是_____到______mm。原因是_________,水土保持效果较好地区的年降水量是_________mm。
(4)根据我国降水量黄土高原范围图和年降水量判断,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10分)
材料一:南美洲部分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东亚部分区域示
(1)亚马孙河流量大,水流平稳,但航运价值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流域内
①___                     _;②___                           _。(4分)
(2)日本和巴西工业分布的相同特点是___           ____        ,形成该分布特点的不同原因分别是____     ___        __和___      ___           _。(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