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水的运动 > (10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世界两大湖泊示意图, 图中甲、乙两湖泊的湖泊面积 自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都呈缩 小趋势。(1)分析甲、乙两湖湖...
题目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10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世界两大湖泊示意图, 图中甲、乙两湖泊的湖泊面积 自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都呈缩 小趋势。

(1)分析甲、乙两湖湖水含盐 暈变化的趋势及自然原因。(4 分)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 度分析甲地大力发展棉花种植对湖治面积的影响。(3 分)
(3)面对乙地区湖洎面积不断缩小的状况,请提出一项具体的解决措施,并说明 理由。(3 分)
答案

(1)甲湖含盐量变大(1 分),原因是甲湖注入河流带来盐类物质,湖水蒸发,盐分积累(1分);乙湖含盐量变化较小(1 分),原因是乙湖湖水有进有出,不利于盐分积累(1 分)。
(2)该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或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河流多内流河,径流量较小;大力发展棉花种植需从入湖河流取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3 分)
(3)a.退耕还湖。(1 分)可使耕地变为湖泊,扩大湖泊面积,蓄积更多湖水。(2 分)
b.植树造林。(1 分)上游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缓解湖泊淤积,进一步缓解湖泊面积的缩小,同时注入湖泊的水量更为稳定。(2 分)
c.发展节水农业。(1 分)可以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增加入湖水量,扩大湖泊面积。(2 分) (只答其一即可得 3 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甲湖含盐量变大(1 分),读图甲湖是咸海,是内流湖。位于中亚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陆地注入河流带来盐类物质进入湖泊,湖水蒸发,盐分在湖中积累,所以含盐量不断增高。乙湖是洞庭湖,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是外流湖。与长江相通,湖水有进有出,不利于盐分积累,含盐量变化较小。
(2)结合前面分析,甲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河流多内流河,径流量较小,入湖水量小。大力发展棉花种植需从入湖河流取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3)乙地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有围湖造田,所以要退耕还湖。使耕地还原为湖泊,扩大湖泊面积,蓄积更多湖水。另一原因是泥沙淤积。所以应在上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缓解湖泊淤积,进一步缓解湖泊面积的缩小,同时植树造林,可以使注入湖泊的水量更为稳定。
第三是应发展节水农业。可以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增加入湖水量,扩大湖泊面积。
核心考点
试题【 (10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世界两大湖泊示意图, 图中甲、乙两湖泊的湖泊面积 自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都呈缩 小趋势。(1)分析甲、乙两湖湖】;主要考察你对水的运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2分)图1为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2为其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读图1,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4分)
(2)图1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4分)
(3)图2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蒸发量指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气中的量。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太阳辐射越强蒸发量越大。读“北京市1960—2010年蒸发量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北京市近50年来蒸发量变化特点是
①增加②减少③城区比郊区大④郊区比城区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北京城区蒸发量变化的原因是
A.全球变暖B.湿度减小C.雾霾增多D.风速增大
小题3:上述研究可运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A.数字地球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技术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011年2月至7月,110—120°E平均降水量纬度-时间分布图

小题1:由图可知,该区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是
A.东多西少B.中纬度降水多
C.2—4月少,5—7月多D.从2月至7月持续增加
小题2:关于北纬30度降水最多的月份及成冈,叙述止确的是
A.4月,西风带影响B.5月,副热带高压控制
C.6月,锋面控制D.7月,夏季风最强盛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河流所在流域的植被覆盖情况有密切的联系。读“某地降水量与河流径流量日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其中最能反映集水区内植被覆盖良好的流量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是保持水土的最为有效的措施,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也很明显。下面四幅图(比例尺相同)中的植树造林方案,效果最明显的是:
A.①B.②C.③D.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独特,对农牧业生产影响深刻。(30分)
材料一 我国两种水利工程示意图 

坎儿井是当地独具特色的灌溉用水利工程,其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材料二 近年来,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红红火火,“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材料三 新疆2006~2008年工业构成的增量及增速
时间
工业构成
比上年增加(亿元)
比上年增长%
2006年
轻工业
81.62
10.6%
重工业
1 063.51
15.2%
2007年
轻工业
111.21
15.5
重工业
1 212.97
15.5
2008年
轻工业
140.10
9.8
重工业
1 587.25
16.1
(1)水资源是影响新疆经济活动的主要限制性因素,试述该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8分)
(2)试述新疆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及大力发展“红色产业”时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8分)
(3)读材料三,归纳新疆工业内部结构的特点及增速特点。(6分)
(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8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