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小题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珠江上游和下游的水文特征也不同,起到关键作用的箭头分别是图10中的
A.⑥ | B.① | C.⑨ | D.⑦ |
答案
小题1:BD
小题2:AC
解析
小题1:从图中箭头可以看出影响水文特征的是气候、地貌和生物。
小题2:⑥是水文影响地貌,应该是流水侵蚀作用
核心考点
试题【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关联图,读图完成10~11题。(双项)小题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珠江上游和下游的水文特征也不同,起到关键作用的箭头分】;主要考察你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小题1:该地地势特点是
A.中间低四周高 | B.地势平坦 |
C.中间高四周低 | D.西高东低 |
A.背斜 | B.向斜 |
C.地垒 | D.地堑 |
A.通过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
B.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不能改变地表形态 |
C.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只进行物质交换不进行能量传输 |
D.变质岩不能转化成沉积岩 |
A.地质作用 | B.内力作用 |
C.地壳运动 | D.地质构造 |
A.森林茂密的湿热环境 | B.温暖的浅海环境 |
C.严寒的深海环境 | D.氧化性强的干燥环境 |
(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甲_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
(2)该地地壳受到了_______方向力的作用,属于_______(拉张或挤压)力。当时的地壳运动表现为_______运动和_______运动,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运动。
(3)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褶皱构造上覆岩石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的。据此,可推断这一地区的地壳运动情况为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 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_______地;钻探石油应该选择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下列地区属于半湿润地区又是暖温带的是:[ ]A.华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内蒙古高原D.四川盆地
- 2如图是由四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则图中的∠ABC度数是( )。
- 3从集合U={a,b,c,d}的子集中选出4个不同的子集,需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U都要选出;(2)对选出的任意两
- 4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设A(1,2,a),B(2,3,4),若|AB|=3,则实数a的值是( )A.3或5B.-3或-5
- 5句型攻关。1. 大明,请坐。 _____ _____ _____, Daming. 2. 谢谢,李老师。 _
- 6某投资人打算投资甲、乙两个项目,根据预测,甲、乙项目可能的最大盈利率分别为100%和50%,可能的最大亏损率分别为30%
- 7如图,在△ABC中,DM、EN分别垂直平分AC和BC,交AB于M、N,(1)若△CMN的周长为18cm,则AB= ___
- 82008年6月7日,日本和美国的代表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在原子能研究开发以及在美国建设新核电站等和平利用原子能领域的合作。
- 9如图所示,F是焦点,P是二倍焦点的位置.若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1)蜡
- 10— Leo, I finally persuaded my mother. — So we can go
热门考点
- 1It is suggested that a hard line ____ towards terrorists.A.a
- 2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 C.但丁 D.薄伽丘
- 3甲、乙两同学共用一套实验装置(见图)测定铜和氧化铜混合物中铜元素的含量.虽然两位同学用的是同一套实验装置,但是具体的做法
- 4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8gO2含有4NA个电子B.1L0.1mol
- 5 I realize she can be very troublesome, but ____ I think you
- 6如图:Rt△ABC中,∠ACB=90°,CD是高,AC=4cm,BC=3cm,则CD=[ ]A.5cmB.cmC
- 7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墨电极导电B.活性炭净化某些气体C.金刚石切割玻璃D.木炭还原氧化铜
- 8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若,,则公差 .
- 9短文改错 (共10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10分)假如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
- 10长江沿江地带的主要地形有[ ]A.高原B.盆地C.平原D.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