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
题目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1.闻一多研究学问的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些四字短语具体而深入地描写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的刻苦与勤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中的“钻探”能否换成“研究”,请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你从这些话能读出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段文字,正在孜孜不倦求学上进的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3.不能。意思差不多,但是选用“钻探”,就使语言形象化,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4.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及谦逊的人品(答出其中两种即可)
5.可围绕刻苦、谦虚、严谨、振兴民族等方面回答。只要围绕其中两方面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我走过去仰头看看,一下甩脱了鞋。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地爬上去。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
  我从上面折了树枝往下扔,三叔仰着头在下边捡,一会儿便折下来一大抱。这时候,太阳出来了,老远老远淡青色的天边上,兀地跳出半轮鲜红,那红光便立刻远远地罩过来,像要把人化了进去。我看痴了,三叔便仰头问我:“你看什么?”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
  柳枝儿抱回家来,奶奶便把柳叶儿捋进盒里、筐里,然后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放上葱花、盐,做菜糊糊粥吃,有时候还会抓上一小把黑豆,喝几口粥,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
  最好吃的当然是用它来包菜包子,里面还要再放一勺油。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每当这时,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乱跑,她担心我一个跟头摔倒,那纸一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1)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作者当时的实际情况,说说为什么文中的“我”把太阳称为一个“肉做的”“鲜红鲜红”的大樱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看待童年的“我”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岁月中感受到的快乐?请结合语段中的具体词语或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童年的朋友》选段,完成问题。
  ①她今天样子很凶,但当我问起好的头发为什么这样长的时候,她还是用昨天那样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
  ②“看来这是上帝给我的惩罚,上帝说:给你梳这些该死的头发去吧!年轻的时候,我夸耀过这一把马鬃,到老来我可诅咒它了。你睡吧!还早着呢,--太阳睡了一夜刚起来……”
  ③“我不想睡!”
  ④“不想睡就不睡好了,”她马上表示同意,一面编辫子,一面往沙发那边瞧,母亲就在沙发上躺着,脸朝上,身子直得你一根弦。“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
1.仔细品味第②段中外祖母的语言,体会她的情绪产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刻画出这样的变化,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这句话能否改为“你小点声说!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月迹》选段,完成问题。
  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不在葡萄叶儿上,磁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地像水面了。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
  “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起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1.从上文对这群孩子“饮月”、“寻月”过程的描述中,你体会到了这些孩子们怎样的童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谈谈你对这句话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黑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
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两个自然段的基本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句“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一句中的“睁”能否改为“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弯腰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段划线的句子“可爱的动物”和第二段划线的句子“一根不断的线”分别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我”觉得外祖母是我终身的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一面》片段阅读。
  片段①: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的烟雾。
  片段②: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片段③: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突然记起了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片段④: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1)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2)把一生的时光全交给了我们,(3)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看他的脸——瘦!
1.写出文中两个词语的同义词:
憎恶:_____________                         顽强:_____________
2.四段引文都提到了“瘦”,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文②段中的“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一句中,作者运用了_______修辞方法,写出了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第②段文中“瘦得教人担心”一句能否写成“非常的瘦”?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②③三段对人物的外貌描写为何不同?为什么如此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