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列子①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②。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选自《列子 列子学射 》)
【注释】①【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国人。②【关尹子】人名,善射。③【身】修养自身。
小题1:古诗文阅读重在积累。请运用 “词语积累卡片”梳理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3分)
“一词多义”词语积累卡片
词语
文章
句子
意思
 
所以
《出师表》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列子学射》
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小题2:关尹子让列子“守而勿失”的是什么?从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2分)
答案

小题1:……的原因;用来;……的原因。
小题1:示例:射箭的道理(规律方法);做事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探究并掌握事物的规律方法,才算真正会做,才能做好一件事。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并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关尹子所说的内容来分析”守而勿失“的内容,再根据指代的内容来理解道理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       列子①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②。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野百合的春天
①终于,我这个丢失草地的蒙古人看见了梦中的水草丰美,长天辽阔。那时节,正是空山一场新雨的夏日午后,一望无际的草原在我脚下汹涌着忧郁的绿涛,夹着草香的清风传递着悠扬的牧歌。天蓝云白,恰似硕大的蓝水晶里浸了片片水银,远处阳光下白得发亮的蒙古包又如朵朵白蘑散落草丛。
②美景如斯堪称经典了,我很想唱几句歌,但终究没有开口,因为感受到美梦成真、心满意足的同时,“不过如此”的平淡乏味感也涌上心头。或许,总是渴望超越平凡生活的我,潜意识中更期待不期而遇的美丽。“让我们爬爬山吧,这座山叫温根山”,同行的当地蒙族朋友拉回了我的思绪。翻过岭,放眼这座因过分沉静而一直被我忽视的山,我的嘴巴立刻张成“O”型。
③满山满坡的野百合        
④在寂静的山谷,一丛丛一簇簇的野百合开得勾人心魄。浅淡的粉,纯粹的白,明亮的
黄,或恣意盛开,绽放出生命的活力,或含苞欲放,展示一派端庄清洁。一阵风过,满山的
百合侧首在高而直的绿茎顶端,对我们轻呼浅唤,纯真无邪地笑。近看是由多片花瓣团成漏
斗的形状,淡黄的花蕊藏在深处,再加上叶片上闪闪的水珠和若有若无的幽幽香气,让我想
起了历经生命风风雨雨的洗礼之后,沉静平和却依然鲜活清新的脸。
⑤“当我去即山,山早已来即我,我们终于相遇。”张晓风的文字写出了我此刻的心情。野百合,我们终于相遇,让我以自己的心事读你,(A)你在萋萋绿草中悠然绽放,在轻轻晓风里摇曳娉婷,在凄清冷雨后飞彩流光,一分澹然落寞,两分陶然自得,七分盎然浓烈。你旺盛的生命力昭示出信念的力量,你绝美的姿态演绎了奇迹的出现,你独自绽放的执着与自在,更奏出既深入其中又能超然物外的华采生命乐章。百合,在我靠近你,跨越千万里时空对你默默的凝视与倾诉中,我读出了你蕴涵的生命深意,在我心中你已经幻化为至纯至美的象征,幻化为执着的信念,幻化为百年不遇的奇迹并成为奇迹会出现的明证。
⑥这不期而遇的野百合的美丽,不经意间因之带来生命感悟的惊喜更如巨浪排空。所以,我想对那些像我一样曾经失落常常悲观的朋友们说:生命中,总有值得相信的人和事物,生活中有真爱有至美有奇迹,会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虽然它可能迅若流星,一闪即逝,但生命的夜空会因此而璀璨。
⑦开在寂静山谷中的百合带给我如沐春风的启迪。都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却觉得山中百合将我变成一个生活的智者。下山离开的时候,我两手空空却身心净朗。再回首,一山婆娑而沉静的美丽铸存成心底永恒的春天。我愉快的歌声散掷在离离草原上:“就算你留恋水中娇艳的水仙,别忘了寂静山谷里野百合的春天,别忘了,寂静山谷里野百合的春天……”
小题1:文章为什么以“野百合的春天”为题?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小题2: 阅读文章第③段,将段末横线处应填入的标点写在下面,并说明填写的理由。(3分)
横线处填入的标点是:           
理由:                                                                  
小题3:请从修辞方法或表达方式的角度,简要赏析文章第⑤段画线(A)处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
小题4:看到大草原的美景,作者在第②段写道“很想唱几句歌,但终究没有开口”;在下山离开时,作者却将《野百合也有春天》那愉快的歌声“散掷在离离草原上”。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意图?(4分)
小题5:本文作者抒写的是寂静山谷中的野百合。生活中一定也有一种自然之物,让你曾凝神细视、心生感悟。请用你生动的文字写出它的外形,记录下你的感悟。(要求: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②60字左右。)(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注】①赵高:秦太监,后篡权为二世丞相。②设验:拿一件事做实验。③二世:秦二世。
小题1:下面各项句中划线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赵高欲乱舌一吐而二虫尽所吞
B.持鹿献二世所欲有甚生者
C.言马以阿顺赵高以为死
D.高因阴中诸言鹿者法扶苏数谏故
小题2:赵高专横跋扈、指鹿为马,大臣们众生百态,请结合选文内容,填写下列表格。(3分)
大臣们的反应(填写选文原句)
大臣们的特点
 
胆怯、逃避矛盾,助纣为虐
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或言鹿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黄山绝壁松  冯骥才
①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②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③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④黄山全是石峰。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世人赞叹它们独绝的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风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
⑤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A)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⑥我在迎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它高不及一米,却旺盛而又有活力。显然曾有一颗松子飞落到这里,在这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发芽,生长起来。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命运中磨砺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后者。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很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而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强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因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⑦(B)它们站立在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它们彼此姿态各异,也神情各异,或英武,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
⑧于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在一片光亮晴空的映衬下,它们的身影就如同用浓墨画上去的一样。
⑨但是,别以为它们全像画中的松树那么漂亮。有的枝干被狂风吹折,暴露着断枝残干,但另一些枝叶仍很苍郁;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下赤裸的枯骸,却依旧尊严地挺立在绝壁之上。于是,一个强者应当有的品质——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取与自信,它全都具备。
⑩现在可以说了,在黄山这些名绝天下的奇石奇云奇松中,石是山的体魄,云是山的情感,而松——绝壁之松是山的灵魂。
小题1:作者说“给我震动的是黄山松”,联系全文看,黄山松在哪些方面给作者以震动?(4分)
小题2:请比较第⑤段(A)处画线句子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原句: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改句:再也没有其它树木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了。
小题3:赏析第⑦段(B)处划线词语“站立”的表达作用。
小题4:请根据文章第④段创设的情境合理想象,围绕绝壁松“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选择“烈日或寒风”中的一种情景进行描绘,60字左右。(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4分)
小题5:文章中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请举一例分析其表达作用。(2分)
小题6:通读全文,谈谈你对“绝壁之松是山的灵魂”这句话的理解。(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登泰山记(节选)
①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②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小题1:本文作者是_______代(朝代)桐城派古文家_____________。(2分)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3分)
A.第①段写了观日出所看到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B.“大风扬积雪击面”交代了作者登泰山的季节是在冬天。
C.写日观以西峰“而皆若偻”,衬托出了日观峰的高大雄伟。
D.“皆不及往”是指作者来不及去参观泰山上的建筑群、石刻等古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锡饧不辨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见其迎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注释】①饧(táng):同“糖”。②戴原礼:人名。③迎:迎接他出诊的人。溢:满。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偶一求药者既(       )        (2)原礼心之(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____________
小题3:文中的医家“庸”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小题4: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