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论语十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小题1:解释句中加线词语(4分)
①与朋友交而不乎 (        )  ②不知为不知,是也(             )
③然后知松柏之后也(        )  ④人不知而不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小题3:请从原文中分别找出一句谈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句子(2分)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小题4: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2分)
                                                                    
                                                                    
答案

小题1:①真诚,诚实   ②通“智” 智慧   ③凋谢 ④生气,发怒(每空1分,共4分)
小题2:①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险。(2分)
②看见贤人就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2分)
小题3: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分)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分)(共2分)
小题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1分)联系实际(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四个词语中,“知”是通假字,应重点掌握。“愠”与现代现汉的意思有相近之处,译为“生气,发怒”。其它的两个只要根据识记或根据语境,用意思相近的词语代替即可。
小题2: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罔、殆”“不贤”,“罔、殆”都是注解中的关键字,应有识记。“不贤”应译为“不贤的人”。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3:“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是审题的要,“分别找出一句”是具体的拟答要求。根据理解,把毫无争议的语句,选一处写出来即可。如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与思考要结合起来,是很明显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也是很明显的。当然,文中符合要求的句子有很多,但只写一句即可。
小题4:首先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然后联系实际来谈自己的理解。如,这句话是说,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上思考问题。比如,学习中,我们不想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人打扰,同样,别人在学习或思考的时候,我们也不要去打扰别人。这样才真正做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点评:基本的字、词、句子要有识记,重点字词,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还要重点记住。提取类题目,一定要注意审清题干,找准答案范围,准确提取。联系实际类的开放性题目,一定要在结合原文的基础上,与实际相联系,否则会造成无谓的失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的本色美。
——《云南的歌会》
小题1:依照示例,概括选文所表现的不同的“美”。(2分)
                                   →(示例)女孩子歌声的淳朴本色美。
小题2:试举一例说明作者表现自然景物的“美”所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3分)
小题3:有人认为,选文花费笔墨描写自然景物属偏离“内容”与“主旨”之败笔,你的看法及理由是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小题。(12分)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若/夫/淫雨霏霏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D.然/则/何时而/乐耶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前人之述备矣/众妙毕备B.南极潇湘/初极狭
C.薄暮冥冥/不宜妄自菲薄D.则有去国怀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小题3:同“不以物喜”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大易小,甚善B.可以一战
C.全石以为底D.扶苏以数谏帮,上使外将兵
小题4:将文中画线兔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⑵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小题5: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③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两种人的览物之情。
B.第④段是修全篇的中心,在这段中,作者拟出一问一答,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点明全篇主旨。
C.“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藤子京,也体现了作者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D.选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句式骈散相谐,行文富于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16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客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可与易也。……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苏轼《放鹤亭记》有删节)
①放鹤亭:位于今江苏徐州市云龙山上。②陂(bēi):水田。③傃(sù):向,向着,沿着④挹(yì):通“揖”,作揖。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念无与为乐者(     )          (2)相与步于中庭(     )
(3)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 (4)故名之曰“放鹤亭”(     )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欣然起行②大道之行也
B.①升高而望,得异境焉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①作亭于其上②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D.①好之则亡其国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6分)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
(2)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可与易也。
译: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中的“闲人”包含两层意思,既指自己和友人都是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也指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B.乙文是诗人被贬徐州时所作,记述了他拜访云龙山人时的一番问答。
C.乙文指出,好鹤与纵酒两种嗜好,君主因之败乱亡国,隐士却可以因之怡情,所以南面为君不如隐居之乐。这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豁达向上的生活态度。
D.乙文的着眼点不在“亭”,也不在“鹤”,而在赞颂它们高雅的主人。苏轼以极其欣赏的态度摹写了张山人隐居生活的无穷乐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小题。(12分)
【甲】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观第五泄记(节选)
袁宏远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小题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日光下澈: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疾趋:              (4)山行之极观也:
小题2: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小题3: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2分)
(1〉《小石潭记》:
(2〉《观第五泄记》:
出来即可。题干中要求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必须用原文语句回答;能借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可借用原文语句。
小题4: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填入下表。(2分)
选文
表达的感情
《小石潭记》
 
《观第五泄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游白水书付过①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山八九折,折⑤处辄为潭,深者縋石⑥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⑦,观山烧⑧,火甚。俯仰度⑨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⑩中流,掬⑾弄珠璧。到家,二鼓⑿,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①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上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②佛迹院:寺庙名③汤池:温泉④悬水:瀑布⑤折:弯转⑥縋(zhuì)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⑦倒行:顺来路回去⑧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⑨度:越过⑩击汰:击水,汰:水波。⑾掬:用双手捧取。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⑿二鼓:二更。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食余甘煮菜
②顾影颓然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B.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C.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小题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小题4: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