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婆媳微博过招
孙道荣
①小米是个微博控,每天都要发几十条微博,比日记还详细地记录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来粉丝无数。麻烦苦恼也来了。
②一天吃早饭时,婆婆板着脸对她说□现在有的女人,不晓得照顾好自己的老公和孩子,老是在外面和不三不四的人应酬,还常常半夜不归,真是太不像话了。虽然没有点名道姓,小米还是听出来了,婆婆这是在指桑骂槐呢。昨晚,因为来了一个多年未见的外地同学,一帮老同学聚会,聊得比较晚。其间,小米还用手机发了几条微博,描述了同学聚会的情形和自己的感受。
③婆婆是怎么知道的□老公不可能和婆婆讲,晚上回家时,她也是蹑手蹑脚地进了门,连澡都没敢洗,没有吵醒任何人啊。让小米想想都怕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只要自己有一丁点风吹草动,婆婆似乎都了如指掌,并在饭桌上旁敲侧击一番。小米感觉自己总是被一双无形的眼睛盯着,这让她很不自在。
④一次,和小姑子闲聊,小米意外地得知,不久前,婆婆也学会了上网,而且,也注册了微博,成了一个老年网虫。惊讶不已的小米,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仔细查阅了自己的粉丝名录,发现有一个网名叫秋山听雨的,似乎对她特别关注,而且,总是跟帖点评一番,说的话,与婆婆如出一辙。看来,这个秋山听雨,就是婆婆无疑。
⑤结婚以后,小米他们是单住的,后来,公公去世,考虑到婆婆一个人孤独无依,小米将婆婆接来和他们一起住。说实话,婆婆的到来,给了她莫大的帮助,勤快的婆婆将几乎所有的家务活都包揽了。婆媳关系一直也比较融洽,直到最近,婆婆的言行,才突然变得古里古怪,对小米横竖看着不顺眼。小米恍然大悟,是自己在微博上的言行,刺激了婆婆。在微博上,小米说的都是真心话,大实话,包括对老公的不满,对工作上的不如意,对婆婆生活习惯的不同看法,都会在微博上发泄一通,毫不隐晦。
⑥真相摆在了面前,小米犹豫了。要不要直接与婆婆沟通下,今后别在微博上窥探自己?自己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婆婆知道本无妨,问题是两代人的习惯、观念、态度不同,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好友却直摇头,给她出了另外一个主意。小米笑了。
⑦小米发了一条微博,短短二三十字,夸奖了婆婆昨天做的红烧猪蹄特别好吃,油而不腻,味道很特别。下午,秋山听雨跟帖了,只有六个字:家有老,是个宝。看到跟帖,小米乐了。晚上回到家,小米惊讶地看见,桌上又摆上了一大盘红烧猪蹄。吃饭时,婆婆一脸期待地看着小米。小米一边啃着猪蹄,一边直夸好吃,婆婆一脸灿烂。
⑧小米的工作弹性比较大,但常常需要夜晚在电脑上加班,因而早上往往起不来,这曾经让婆婆很看不惯,经常早晨七点不到,就拼命地敲卧室的门,催他们起床去上班,即使是双休,也照样一早将他们喊醒。为此,小米特意发了一条微博,但没有半句牢***,只是描述了自己工作的性质,顺带着倒了一点点苦水。效果立竿见影,第二天早晨,婆婆破天荒地没有敲他们的门。
⑨曾经给小米带来很多烦恼的微博,这一次,却给她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微博成了小米和婆婆沟通的桥梁。小米有什么要求和想法,尤其是对婆婆的感激之情,都会在微博上委婉地写出来,仿佛是不经意的。而曾经把微博当成窥探器的婆婆,也从这儿获得了很多满足。
⑩星期天,婆婆在电脑上玩下载的麻将。小米走过去,试探性地对婆婆说,妈,你可以上网和别人打麻将嘛,网上还有QQ啊、博客啊、微博啊,都很好玩的。婆婆回头看看她,笑着摇摇头,我不懂的,妈老了,就不掺和你们年轻人的事了吧。
小米走进卧室,打开自己的电脑上网。她看到秋山听雨在线。
小米笑了。
小题1:第②、③段“□”内应填入的标点符号依次分别是 和 。(2分)
小题2:从下文内容看,第⑥段中加点词语“另外一个主意”指的是 (4分)
小题3:(1)“婆媳微博过招”的原因与婆婆 有关,具体表现之一,便是第②段中 。(2)“婆媳微博过招”过程中,小米出了两招:第一招: ;第二招: (8分)
小题4:文中结尾处“小米笑了”单独成段的作用是?
小题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晚辈应该多去关爱照顾长辈。 |
B.长辈不能干涉晚辈的生活自由。 |
C.两代人之间需要彼此沟通理解。 |
D.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理解。 |
答案
小题1:(2分,每空各1分)逗号、问号(,?)
小题2:(4分)小米借助微博和婆婆沟通,委婉地表达自己对婆婆的感激之情(沟通方式2分,沟通内容2分)
小题3:(8分,每空2分)(1)借微博窥探小米 早饭时对小米“指桑骂槐”(或者扳着脸数落小米)(2)小米在微博上夸赞婆婆做菜手艺高 小米在微博上简单介绍自己工作性质及其苦楚。
小题4: (4分)(1)内容上,形象地写出了小米和婆婆过招后成功地化解了和婆婆之间的尴尬而感到开心(2)结构上,与文章开头小米的“苦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结构更严谨)
小题5:(4分)C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分析句子的意义和前后句的关系判断标点符号即可。第一空,本句“说”之后,不是直接引用,而是间接引用,所以用逗号;第二空前面的句子是提出疑问,有“怎么”一词,所以用问号。
小题2: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所示,结合语境,即可理解“另外一个主意”即指小米用微博与婆婆沟通的方法。
点评:
小题3:
试题分析:根据本题所问,搜寻相关情节(细节),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概括即可。
小题4:
试题分析:独立成段的句子,为了强调某种意义和某种情感。本题要从表达人物“小米”的内心某种情感和文章结构上前后照应的作用两方面来概括。
小题5: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抓住“过招”一词了解故事内容,即可判断文章的主题表达,选择判断。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22分)婆媳微博过招孙道荣①小米是个微博控,每天都要发几十条微博,比日记还详细地记录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来粉丝无数。麻烦苦恼也来了。②一天吃早饭】;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①在西安的时候,我带一位澳大利亚的朋友去吃羊肉泡馍,进得店,坐下,几个白生生的馍就端上来,说时迟那时快,老外已经捉住一个馍,咬将下去,我赶紧叫道,吃不得呢哥哥,是生的。
②只好停下来。无论在路上如何心急火燎地紧赶慢赶,从高速公路来,坐喷气式飞机来,但进了羊肉泡馍店,你就必须按照古老的时间,慢下来,而且越慢呢,你那碗羊肉泡馍才越吃得到位。先是要去把手洗干净,然后坐下来,品口茶,再细细地把馍掰碎,约莫一刻钟,才由伙计把掰好的碎馍收去,有时十几分钟,再端回,这才是吃的时候。
③如果急着吃,把馍掰得大块大块的,还是吃不稳,也勉强吃吧,后来发现再热的羊肉汤也泡不软,咬到核心,还是夹生。所以一定要慢下来,慢下来,要漫不经心地掰,把馍一点点掰到花生米大小,要东张西望,百无聊赖,可以想点自己的心事。中国的思想就是在这种时候出现的。掰馍的时候,嗑瓜子的时候,如厕的时候,对着梅花发呆的时候,而不是罗丹大师雕塑的那个“思想者”一本正经的架势。莫去想火车开车的时间,也莫去担心停在外面的私家汽车,要像茶叶一样慢慢往茶杯底沉下去,要慢到看见从窗子里投进来的日影如何探着猫须,从凉菜碟爬到了茶杯盖附近。
④这时候你的馍就掰好了,适才一个硬馍,现在蓬松松的成了一大碗,面团像棉花一样一朵朵开放着。身上的汗也凉了,心也静了,富贵或者贫贱也成浮云了,外面等着的什么也忘得一干二净了。于是伙计躬身上来,把你的馍端走,留给你一个牌,谁掰的馍就是谁掰的馍,决不会混为一谈,端下去是你的那碗,端回来还是你的那碗。
⑤都说羊肉泡馍了得,其实味道如何,只有自己心里有数。一个老西安掰的馍与外地人掰的馍是完全不同的,心里挂着迟到要扣工资的白领与无所事事、吃饱了馍要去碑林看刻着黄庭坚手迹的那块石头的老李掰的馍有天壤之别。口感的层次完全不同,都说好吃,但体验的绝不是同一个标准的好。
⑥羊肉泡馍与麦当劳卖的馍不同,麦当劳的馍都是一样的,计算好了的,配方、火候、时间长短。放在纽约的马嘴里与北京的牛嘴里并没有什么不同。掰馍的耐心还在于,有人肚子小,只掰一个就够了,你肚子大,要掰两个。人家的都掰好了,端走又端回来,并且呼哧呼哧,酣畅淋漓起来了,你要视而不见,目中无人,继续掰你的,还要更慢些,让那个埋头猛喝的忽然觉得他的速度有辱斯文。
⑦比快容易,比慢就难了。西安有一家百年老店,什么都不做,就做一块钱一个的馍。太慢了,四代人下来,就做了个馍。我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地方,找去,不过是在一条脏乱差的小街上,夹在肉夹馍店和炒货店之间的一条黑乎乎的缝,门口支着炉子,而且过了中午12点就不卖了。西安有一个出租汽车司机,吃这家的馍已经吃了40年,还要吃下去。
⑧终于,我们掰好的馍被伙计端进去了,他们在后面搞什么,你不必操心,那是一个家族的秘方,味道、信用、尊严、什么什么的少许和灵感。少顷,再端回来,已经是热腾腾、黏糊糊,摊着羊肉、红椒什么的一碗。就提起筷子要动手,慢着,先剥个蒜,再兑点醋,然后呢,想怎么整怎么整。但还是要慢些,烫得很,要慢慢品味,味道是沁出来的,不是一嘴咬出来的。
⑨我把从长安传到西安的羊肉泡馍看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慢的仪式”,此类的仪式组成了昔日中国社会日常生活的基础。在中国,生活的意义就是现在、此时此地,羊肉泡馍的仪式就是体验感受人生的过程。当你掰着馍的时候,你就像一个农民在收获、劳动,意识到你的手和身体,意识到面粉而不只是食物的名称,你重新意识到粮食,以及那些大地上的耕作者,因为吃到嘴是这么慢,这么费力,你会珍惜和敬畏。
⑩在西方,生活的方向是前面、远方。麦当劳的吃法,是为了让你赶路,馍的意思却是,这就是生活的味道。今日西方那些前卫的智慧已经有了要慢下来的意思。米兰·昆德拉在小说《慢》中写道:“跑步的人与摩托车手相反,身上总有自己的存在,总是不得不想到水泡和喘气,当他跑步时,他感到自己的体重、年纪,就比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身与时间。”“慢生活”其实是我们自己的传统思想,是很多人曾经认为应该抛弃的文化。
[链接]羊肉泡馍是西安最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食品。它的特点是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选自《读者》2013第20期,作者于坚)
小题1:请你根据文中前后的有关介绍简要叙述吃羊肉泡馍的全过程。(3分)
小题2:联系上下文,品味语言。(4分)
(1)李白的《送友人》中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指的是天空中随风飘浮的一朵白云,象征了友人的任意西东;文中第④段中加点的“浮云”又是什么意思?(2分)
(2)第⑧段中画线句中的“沁”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妙处?(2分)
小题3:有人认为第⑦段与上下文衔接不够严密,而且内容关联不大,可以删去,你的意见是什么?请说说理由。(3分)
小题4:在以“数字”和“速度”为衡量发展指标的今天,对于第⑩段作者所提的“慢生活”这种传统思想,你是怎么理解它的现实意义的?(2分)
荒漠中的苇 (王剑冰)
(1)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像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2)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3)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4)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5)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像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6)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的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
(7)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8)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
(9)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象。
小题1:本文主体是写“苇”,而开篇却用较多笔墨写了“荒漠”,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分)
小题2:第(4)段中“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这句话中加点的词好在哪里?(2分)
小题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5)段划线的句子。(5分)
小题4:作者写苇,显然不仅仅是在写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5分)
幸福的秘密
拿到新房钥匙的那一刻,我高兴得差点流出了眼泪。想到从此能让爷爷过上温暖舒适的日子,我的内心充满了欣慰和喜悦,积压了两年的心事终于落地。
自从今春决定买房,我的生活就变得忙碌不堪:选房、筹钱、办贷……房奴的路不好走,但想想爷爷,他又无法退缩。爷爷已经七十二岁,为了不给他 增加负担,至今仍在故乡的偏野山村独自生活。
爷爷还有多少生命的时光可让他尽孝? 孝心哪能等呢。
他是爷爷捡来的孩子,小时候,大伯和叔叔多次指责爷爷养他这个累赘。每次,爷爷总会紧紧搂着他,生气地辩解,俺有能力养,不用你们养。为了收养他,大伯和叔叔至今和爷爷都不来往。爷爷节衣缩食,用微薄的退休金将他抚养成人,又供他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他多次劝爷爷来城里,爷爷执拗不来,他这才悄悄动了买房的心思。
为了不让爷爷担心,这几个月,他借钱买房一直瞒着爷爷,现在一切都安置好了,他准备回家接他过来,揭晓这个幸福的秘密。当然欠外债的事,他会只字不提,不给老人增添心事。
这天,他坐了三个小时的火车,回到魂牵梦绕的家。山脚下院门却深锁 。他心中纳罕,大声喊爷爷,没人应,他赶紧去房间查看,床上空空的,像是久无人住。他顿时恐慌起来,急忙拨打爷爷手机,就在昨晚,爷爷还在电话里告诉他家中一切都好。
这一回,却没有打通。
到邻居家打听,邻人很惊奇,老爷子几个月前就进城了,你不知道吗?
他的头轰的一声就大了,脑中一片空白。
直到黄昏的时候,才跟爷爷联系上。原来,爷爷就在他所在的城市!
当他风尘仆仆赶到郊区橡胶厂,远远就见爷爷正站在厂前面的一个路口等他,他穿一件洗得发 白的蓝色工装,因为瘦,衣服像大了一码,风很大,爷爷的白发被吹得乱蓬蓬的,他鼻子一阵发酸,眼泪就要掉下来。
看见他,爷爷眼里顿时显出了许多笑意,深深浅浅的皱纹里全是喜悦,但又只是笑,不说什么,只是像小时候一样,拉着他的手,笑眯眯地进了厂门口左侧的传达室。
他环视四周,心酸又有些生气,您怎么 这么大年纪了还出来做工,也不告诉我一声?
爷爷像犯错误的小孩,只是笑着收拾桌上的报纸,过了一会儿,才下决心似的向他解释:“你借钱买房的事,俺听邻村的盛子说了,想阻止,盛子说已买 了,拦也拦不住了。你上班才两年,哪有钱买房啊。为这,俺整天愁得睡不着,琢磨着咱咋还债。正好老相识家的这个厂,缺个看大门的,俺一说就来这儿了,活不累,虽说工资不高,但能顾住生活。”
说到这里,爷爷很有成就感地冲他一乐,俺早把账算过了,这样以后能把俺的工资全攒下来还债,一年攒一万,俺要是再活十年,最少也能还十万啊。
他的眼泪不知什么时候起已噼里啪啦地落在桌面上,原来,他们都有一个让对方幸福的秘密。伴着内心那些生气、责备、心疼、温暖,他想他要赶快告诉爷爷那个属于他们的幸福的秘密……
(出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06期)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小题2:“幸福的秘密”中的“秘密”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分)
小题3:第四段中写大伯和叔叔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4:文中是怎样刻画爷爷这一形象的?试举一例简要分析。(3分)
小题5:读了本文后,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分)
你的梦被染绿了
“昨天妈妈说风大,再加件毛衣;昨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冬天的日记。也许他们不知道田野里的小草多么令人欢喜!我要对妈妈说我们到田野里散散步吧。我有一个小秘密……我要交给老师一篇日记:冬天已经过去了,我的梦已被染绿……”
这是外甥女写的日记,听后,惊讶之余便是感动。亲爱的宝贝,原来在你幼小的心灵里,也有这样一处干净自然的风景,以及这样一份美好恬静的心情!
这样就够了,真的!
我想,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一个天真的孩童,对大自然暗中怀有的不为人们所觉察的美好纯真的感情吧!
末了,电话那头的她睡着了。我猜,孩子,你的梦里是不是一片绿意?
而再次被触动的心,又开始念起,念起……
时至今日,我仍然要感激当年村里那简单破旧、没有开设幼稚班的小学,仍然感激那没法提供童话书籍的清贫家境。就是因为它们缺席了我的童年,才使我真正得以享受一个“野孩子”的自由放肆但却完整的童年时光。
春日里,杂草丛生的后院,越是显得阴森与神秘,越能挑拨我们想要挪动脚步靠近真相的神经。
夏日里,卷起裤管、满身泥泞的水一般的少年,趟过清透浅显的荷塘,波光粼粼;齐坐在河堤上,听风吹看麦浪,哼着云一般的歌。
秋日里,小小的脑袋,顶着大大的斗笠,穿梭于日渐成熟的稻田里,心想自己就是那坚守一隅的稻草人,满心期待着在收割后只剩高高垒起的草垛的田埂上,像英雄一样,日日夜夜守护着属于我们的日益空旷的游戏阵地。等到山谷里的蒲公英都光秃了,等到不远处屋顶上空的炊烟升起又散尽了。
冬日里,旷野上和风赛跑的日子。没完没了的奔跑与尖叫,直至筋疲力尽扑倒在地上,北风从耳边呼啸而过,我们分明在冬日透明的阳光里欣喜若狂地闻到了春的气息。
最喜欢傍晚的时候,倦鸟回巢,农人荷锄归,那会儿,母亲的呼唤声,便会在野地里隐隐回荡。
如果人群中谁的母亲忘了呼唤她的孩子,那孩子必定有种被遗忘的失落感……
这些美丽的往事,在我后来的日子里,慢慢沉淀成心中最美的一幅画。这辈子,大概要一直这样感念那段遥远的时光吧。
“野孩子”也许才是孩子该有的本性吧!过分乖巧懂事的孩子,总让我怜惜。人的骨子里总是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叛逆,而儿时最为天真的向往自由的叛逆眼神,却在那些“乖孩子”的眼里过早消失了。这,能不叫人怜惜么!
亲爱的小朋友,有很多很美的故事,它们是长着翅膀的,从不停留在你们枕边的童话书里,因为它们的家安在那一片无边的绿色田野里。 (选自《文章选粹》2011年12期,有删改)
小题1:文章以外甥女的日记开头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选文中作者回忆了哪些美丽的往事?请概括回答。(4分)
小题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结尾段中画线的句子(5分)
小题4: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4分)
这些美丽的往事,在我后来的日子里,慢慢沉淀成心中最美的一幅画。
小题5:这篇散文以“你的梦被染绿了”为题目有什么好处?(6分)
(1)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2)日军五十六师团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中国军队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的架势。
(3)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整个大后方已感触到战争的迫近。
(4)距惠通桥不到50公里的泥泞公路上,开过来五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穿着少校制服的“大胡子”。两小时前,“大胡子”少校接到上级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这时,坚守在惠通桥南高地的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足一个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四天没有进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再坚守24小时。
(5)卡车在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作为带队长官,他明白迟到1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6)可是,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四辆卡车也被迫停了下来,前面的路面都布满炮弹坑。全体押车官兵都下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路上聚集了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白馍!顿时,饥民们像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
(7)“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双眼滴血,一咬牙将机枪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到哗啦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8)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地盯着车尾,然后痛苦地闭上了双眼。[甲]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饿得双眼深陷,一双脏兮兮的小手抓住一个馒头,嘴里还咬着另一个馒头,在嘴边啃着的馒头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恐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9)“大胡子”少校浑身颤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同鬼子拼命的我军弟兄;一边是手无寸铁、饿得只剩下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们跪了下去,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前边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四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与鬼子拼刺刀,你们……”
(10)公路上一片寂静,所有的人如石雕一般愣在那里。[乙]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馒头也递上去:“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馍是送到前边去的,这个馍我咬了一个缺口,你给前边打鬼子的叔叔们说一声,请他们不要嫌弃,请他们吃饱了多***鬼子……好吗?”
(11)“大胡子”少校一下抱起小女孩,一个劲儿地点头,他将脸贴着小女孩的脸:“你叫什么名字?”
(12)小女孩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叫尤小翠”。“大胡子”少校颤声说道:“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我一定要让你吃上白馍,一定让你吃饱,好吗?”
(13)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所有的饥民此时都将抓在手里的馒头默默地送回了车上,然后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抱起一块块填坑的石头。车队终于怒吼着沿怒江向前冲去……
(14)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陷车的地方,“大胡子”少校手里提着一小袋馒头,他们找一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
(15)一个老大娘将他们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面前,老大娘说:“尤小翠全家七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去的,她在三天前饿死了!”
(16)“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嚎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国军人将会为你报仇!小日本,我们中国人不会死绝!”
(17)34年后,一位将军临死前拿出一个带有缺口且发黑的干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弟兄们……听”
【摘要】一个民族不能缺少一种精神,那就是民族团结精神。这种精神要有人做出贡献甚至于牺牲生命来维护与巩固。
小题1:仔细阅读文章第4至17段,将情节补充完整。(4分)
(1)少校临危受命,押送补给车到惠通桥南高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女孩和众饥民还粮补路,车队继续前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从文中甲乙两处画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语言。(4分)
小题3:文章第9段、第16段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两次“跪”,请说说“大胡子”少校两次“跪”时的心情有何不同。(4分)
小题4:文章结尾将军临死时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弟兄们……听”。请结合将军话中深意,谈谈你的认识。(5分)
最新试题
- 1根据句意和首字母提示完成单词。①A____ they in the drawer? ②My baseball is u
- 2连任四届的“元老级”全国人大代表罗益锋,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给自己定了一个硬指标:每年征求500人次的意见和建议。为此,
- 3请用课文原句填空。小题1: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4From time to time, we all get a bit down. Maybe we are feeli
- 5当前,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首要因素是地形。[ ]
- 6一个多项式减去﹣3a的差为2a2﹣3a﹣4,则这个多项式为[ ]A.2a2﹣6a﹣4B.﹣2a2+6a+4C.2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小题文化散文的关键①新时期散文出现“文化散文”之谓,这种观念是从余秋雨的散文出现以后才明确
- 8(14分) 0.012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约为 ① 个;3.01×1023个氢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 9阅读下列短文并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表格中的空格里填入最恰当的单词,每空格1词(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Ze
- 10请按要求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要求: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2的电压。
热门考点
- 1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了里氏7.0级大地震,此次大地震有百分之一的海地人遇难,给海地带来了多达300万
- 2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m的球固定在弹性杆AB的上端,今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慢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在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增大的
- 3在制取CO2的实验中,小科发现质量相同而粗细不同的大理石与盐酸反应,CO2的产生速度细的比粗的快得多。(1)经思考后,小
- 4“我心中有个小秘密,不能告诉你。”这句歌词说明人人有隐私。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中保留一块只属地自己的空间,这样才能自由地放
- 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该几何体可能为( )
- 6在正方体上任选3个顶点连成三角形,则所得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概率为( )A.B.C.D.
- 7动词填空小题1:However, by the latter half of the14th century, Engl
- 8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a和b为石墨,通电后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Cl--2e-=C
- 9已知数列{an}是公比大于1的等比数列,且a102=a15,Sn=a1+a2+…+an,,求满足Sn>Tn的最小正整数n
- 10自然界地理事物的运动规律,常用环流模式图来表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若该图表示“低纬度大气环流圈”,甲、乙表示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