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联到思想品质。是故作惊人之谈吗?答曰:不是! ...
题目
题型:期中题难度:来源: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联到思想品质。是故作惊人之谈吗?答曰:不是!
       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总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那方面就想得少了。脑子里过多地想着一顿佳肴、一件漂亮衣服、一架好无线电收音机之类,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工作和劳动的问题。
       鲁迅的一条裤子穿了好几十年了。孙伏园受周老太太之托劝他换一条新棉裤。鲁迅说:“我岂但不穿棉裤而己,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棚或棕棚,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是鲁迅连一条棉裤也穿不起吗?当然不是;是鲁迅太吝啬吗?当然更不是。鲁迅对革命、对青年、向来的十分大方、慷慨的。鲁迅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真理: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
1.从论证的方式看,以上选段属_______。选段中作者的见解和主张是(用原文回答)_______;2至4段紧紧围绕中心论点阐述了_______的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
2.第2段主要用了_______论证。第3段引用鲁迅的例子其目的是要引出“_______”这句话。对鲁迅的话不简略转述而直接引用,可使材料更加_______。
3.在论证时,是正反相结合,_______相结合,即道理从_______面去说,例子从_______面去举。
4.文中列举鲁迅的事例后连用了两个_______问句,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_______。
答案
1.立论 节俭不仅仅……思想品质。 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
2.比喻“生活太安逸……所累”。真实可信。
3.道理与事实 反 正
4.设问 注意和思考。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联到思想品质。是故作惊人之谈吗?答曰:不是! 】;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①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辩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③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④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⑦清代的一位大学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⑧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
1.这段文字的论点是_______。
2.文中运用反面论证的句子是第_______、_______两句。
3.第⑦⑧句直接论证的论点是第_______句。
4.第⑦句中的“便”字的意义和用法是_______,第⑧句“便”字意义和用法是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①除了学习功课以外,做种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
       ②例如开会,演说,办壁报,组织班会和学术团体。
       ③这些实际的行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能把这事情做的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
1.这段议论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与第①句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3. “一腔热情”中的“一”应理解为 [     ]
      A.全         B.满           C.都          D.一种
4.“劳而无功”的“功”应解释为[     ]
    A .战功        B.功夫      C.功名       D.成效
5.本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     ]
      A.摆事实         B.讲道理          C.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6.这一段是从 [     ]
    A.正面论述        B.从反面论述     C.正反结合论述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说他们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能够苦干固然是好的,但是只顾埋着头,不肯动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并不值得赞美。
       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 跟牛马一样。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鞭子下绕着石磨转,永远不会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这样想的只有人。人在劳动中不断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益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难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1.第一段中“埋头苦干”用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开头两个破折号改用 _____ 号而用法相同。
3.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作用:      A.能够苦干固然是好的,但是顾埋着头,不肯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并不值得赞美。 (                                                              )
B.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办法。 (                                                                       )
4.“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的原因是 [     ]

      A.人类不断地埋头苦干 
      B.人类能够创造财富
      C.人类不断想办法提高效率
      D.人类能够把想和做联结起来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7题。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者是______ (lìn)啬的,他给了就不再给予。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所有,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对。因为也有不少人,他们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分析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以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个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能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才会喜欢。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举止优美文雅。有句谚语说的好:“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雅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貌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     )的。世界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品德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1.给加横线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摄(       ) 取           _________ (lìn)啬
2. 第二段中加黑的“此”指的是_______,“彼”指的是__________。
3.第二段中加黑的“全”是一处必要的限制,体现了论证语言的___________性;本段中与它相照应的另一个限制词是“_______________”。
4.第三段中加黑的“颜色”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5.第四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所证明的观点是什么? (联系第三段回答 ) 
     论证方法:                                     证明的观点:                                   
6.填入最末一段方框里的一个恰当的词是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