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竞赛题难度:来源:
①一个人要在学问上做出成绩,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与努力。其中对学问本身影响最大的当是个人的品德。关于道德对学问的重要性,许多大学者已经在道德标尺上为后学做出了表率。但我以为,德行之外,物质生活水平对一个人所能达到的学术成就划定了另一个边界,树立了另一个限度。贫穷乃学问之大敌。
②《东轩笔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范仲淹在南京做学官期间,秀才孙明复,常因贫穷而乞讨,范仲淹观其乃才俊之士,对他的胸无大志表示不能理解。不过当得知是贫穷使然后,范仲淹就使他“日可得三千以供养”,让他能“安于为学”。十年后,孙明复不负众望,从一个秀才成长为一代大儒。范仲淹知道后感慨地说:“贫之为累亦大矣,倘因索米至老,则虽人才如孙明复者,犹将汩没而不见也!”
③“贫之为累亦大矣”,谁说不是呢?在古代,有多少聪敏之人因家境贫寒而导致学术“早夭”啊!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正是这样一个典型。方仲永少时天赋异常,名扬乡里。但故事的结局却是个悲剧--长大后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作者认为是因为方仲永没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但进一步看,他为什么没有获得良好的教育呢?那是因为他家“世隶耕”,祖祖辈辈以种田为业,家境贫寒啊!且不说家财万贯了,即使是一个中等之家,恐怕他父亲也不会“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四处乞讨而“不使学”了。因贫穷导致方仲永的人生悲剧,我们要为他惋惜。
④贫穷对学问之累,古代尚且如此,在今天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环境下,当更是严重。“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事情,不是随处可见、支耳可闻吗?人穷志短。富兰克林也说两个口袋空的人腰挺不直。没有钱,保持一己的品格操守尚且很难,又何谈做学问这个更需要人格独立,需要安定气质的事业呢?大圣人孔子招收弟子时尚且要求干肉一束作为学费,想必是非常明白个中道理的。如果没有这种物质基础,孔子又怎能安下心来删定六经呢?如果一个学者连一己的生活都不能很好地维持,何谈抱负、理想,又怎能兼济天下呢?
⑤学者大师的成功历程一再告诉我们,做学问除需要高尚的品德、安定的气质、忘我的勤奋外,还需要一个衣食无忧的“后方”,一个面对一定的资料费和交游费而不用愁的资金支持……如果没有这些物质基础,学问就会沦为谋生的手段,学问即在饭碗中,饭碗即在学问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取得优秀的学术成果,无异于缘木求鱼。然而现实的状况并不令人乐观。
⑥而有些人却撇开这些物质基础,大肆批评学术浮躁和后继乏人,这种批评无疑隔了一层,没搔到痒处,也显得批评者不厚道。学人固然应“寂寞投阁”,固然应“板凳甘坐十年冷”,固然应不追求名利富贵,但学人自身的不追求难道能成为管理者们不给予他们的理由吗?既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异想天开。
1、第⑥段中画线句用成语表达是
2、本文的论点是 。为证明论点,文中举了不少事例,如第③段就举了 的例子;从论证严密性的角度看,原文中还应该有 这方面的事例。
3、根据作者的看法,做学问除需要(1)高尚的品德、(2) 、(3) ,还需要 ,否则学问就会沦为谋生的手段。
4、本文的论述在语言上很有特色,请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学人固然应“寂寞投阁”,固然应“板凳甘坐十年冷”,固然应不追求名利富贵,但学人自身的不追求难道能成为管理者们不给予他们的理由吗?
答案
2、物质生活水平对一个人所能达到的学术成就划定了另一个边界,树立了另一个限度。贫穷导致方仲永由少时天赋异常到最终“泯然众人”现代社会中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平对一个人做学问的必要性
3、安定的气质 忘我的勤奋 稳定的物质基础
4、该句主要运用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形成了较强的语言气势,并能引人深思,有力地强调了管理者应该给予学人做学问所需的物质支持的观点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贫穷与学问》,回答问题。 ①一个人要在学问上做出成绩,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与努力。其中对学问本身影响最大的当是个人的品德。关于道德对学问的重要】;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②这是被古今中外许多人的成功经验证明的。
③宋朝欧阳修的散文继承了韩愈等散文大家的风格,语言平易清新,更富于抒情色彩和诗的蕴味。他的后人说他小时候是在背诵了古人许多优秀诗作后才开始写诗的。稍大后靠借书来读,对有些书则是边抄边读,细细咀嚼,如此,书未抄完,已能成诵。***曾介绍他五读《红楼梦》的经验:“先当故事读,后当历史读。”并且告诉身边的同志说:“《红楼梦》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列宁曾指出:“应该有系统地学习一些东西,否则像这样泛泛地"读书"是没有什么益处的。”又说:“第一次阅读时不明白的地方,下次再读的时候,或者后来从另一方面来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明白的。”前人的这些实践和论述都深刻地阐明了精读背诵在读书中的重要地位。具体而言,精读和背诵有助于你透彻地理解著作的内容,从而丰富你的学识。
④我自己在十几年的实践中常常感到,对于有些重要著作,必须反复阅读,甚至达到“背诵如流、烂熟于心”的程度,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其中的观点解决教学与研究中的实际问题。我曾多次有过这样的经验:想用某本书中某一观点说明某一问题时,发现那个观点在自己的记忆中并不清晰,又没有作下笔记,那感受就像要开门又找不到钥匙一样。我后来下决心精读背诵了一批重要著作,这种“找不到钥匙”的现象才大大减少了。
⑤精读和背诵典范著作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显著的效果。第一,可以吸取典范作品先进的思想和美学理想,充实自己写作的内容。第二,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使自己笔下消去简陋,增添文采。第三,可以学习布局谋篇的技巧,加强自己作品的表现力。古人将这个规律总结为:多下苦功夫读些书,作文时就从容不迫。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但读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句中的“理想的效果”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1) (2)
(3)
3.选出与***、列宁有关读书的论述意旨最相近的一项
B.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那感受就像要开门又找不到钥匙一样”中的“门”和“钥匙”各比喻什么?
(1)“门”:
(2)“钥匙”:
5.第三自然段中使用的几个论据是依据什么顺序安排的?用文中的一个短语回答。
1.“今日中小学教育全然违背此读书心理学原理”中的“此”指的是什么?(请用原文中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书时,作者是否完全否定了“强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所不当记,记所不必记”作者为什么说是“真真罪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所说的读书的弊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主要采用的是例证法。请概括出作者所举的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书道理,本来如此”中的“如此”指什么?对这样的读书道理如何理解,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1.解释下面两个词语。
(1)不言而喻________
(2)推敲________
2.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论证方法。
4.分析上述文字,下列观点不属于作者的观点是
B.要有创造力,就不能满足于一个答案,而要去探索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D.并非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答:“旷野里长着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该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心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用铲子铲掉就够了。”哲学家摇摇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哲学家微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位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要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________;同样,要想让灵魂净洁,惟一的方法就是________去占领它。
1.根据文意,在最后一段的两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每处4个字以内)
2.对哲学家“如何除掉这些杂草”的提问,为什么弟子们的回答都不正确?
3.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该怎样正确地回答哲学家“如何正确地除掉杂草”的问题?
4.文中说原来相聚的地方已变成了一片庄稼地。它是怎样“变成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的?
5.一年后,哲学家为什么始终没有来赴约?
6.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准确地概括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有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1.“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有什么弊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归纳一下: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举的两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十分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二段画线句子是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说:“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你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吗?请写一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创新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线段F1F2被抛物线y2=2bx的焦点分成5:3两段,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
- 2如图所示,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40,0,0)、b(0,30,0)、c(0,0,40),用每厘米长度电阻为0.1
- 3实验题:(1)(8分)①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时,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该
- 4Both the police and the workmen were grateful to the student
- 5近日,油炸薯条再次出现食品安全危机,因为其中反式脂肪酸(transfattyacids简称TFA)的含量增加了13.中国
- 6某汽车租赁公司要购买轿车和面包车共10辆,其中轿车至少要购买3辆,轿车每辆7万元,面包车每辆4万元,公司可投入的购车款不
- 7《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被真正认识的时候,社会上一度出现过“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现象
- 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1)《大抗议书》发表(2)内战爆发(3)克伦威尔成为“护国主”(4)处死查理一世A.(2)(
- 9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有A、B两点,相距14m,B点在A点的右方.当一列简谐横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时,若A点的位移达到正
- 10雷锋告诉我们:“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这给我们指明了[
热门考点
-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
- 2“从超市货架上任意取一盒月饼进行检验,结果合格”这一事件是_______.(填“必然 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 3岳飞受到人民尊重的根本原因是( )A.他保护了人民的利益B.他精忠报国C.他遭到秦桧的迫害D.他训练了一支纪律
- 4某人用力推置于水平地面的一只箱子,但箱子没有动,这是因为( )A.推力小于地面给箱子的摩擦力B.箱子惯性太大了C.箱子
- 5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中,不正
- 6满足线性约束条件 的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是A.B.C.D.
- 7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得到如图7一段纸带,测得AB=7.65cm,BC=9.17cm.已知交流电频率是50H
- 8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Leo is sixty-six. But he looks young. He has
- 9选出下列各句中字形有误的一项:()A.漫无边际谋取暴利煞废苦心茅塞顿开B.毛骨悚然毛遂自荐没精打采没日没夜C.眉飞色舞眉
- 10设集合A={1,2,3},集合B={1,2,4,5},A∩B=( )A.{1,2,3,4,5}B.{1,2}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