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何谓幸福  ①在人世间,人人都渴望幸福--那种让人心情舒畅、称心如意的境遇和生活。        ②而托尔斯泰告诉我们: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
题目
题型:河北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何谓幸福
  ①在人世间,人人都渴望幸福--那种让人心情舒畅、称心如意的境遇和生活。
       ②而托尔斯泰告诉我们: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③也许,托翁在《安娜·卡列尼娜》开篇头一句话所说的意思有所特指,而我在经历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却不再犹豫地对自己,也想对读者说:与其说每个人心里向往的幸福大都相同,还不如说,幸福其实也只能是各人有各人的幸福。
       ④首先,幸福因人而异。
       ⑤伟大的政治家不仅为自己的国家、民族创建殊勋伟业,还想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多做贡献。这是他心里渴望的幸福;而真诚的劳动者一定会为辛勤劳作后的丰收和殷实的日子深感幸福。教师心目中的幸福是为祖国培育一茬又一茬有用的人才。战士认定为祖国而献身是自己的幸福。科学家在自己所迷醉的科研领域中驰骋,作家艺术家进入良好的创作状态,运动员在打破纪录的瞬间,都会找到自己的幸福;而贪婪的商人当然视巨额利润为最大的幸福。赌徒自然只想大把大把地赢钱。一个懒惰的美籍华人小伙子曾一点都不难为情地对我说,如果什么活儿都不用干,手里又有很多钱,想怎么吃喝玩乐就怎么吃喝玩乐,那就太幸福了。
       ⑥其次,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幸福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企盼。 
       ⑦对天真烂漫的孩子来说,跟着父母出游,得到一件漂亮的衣服,一件精美的玩具,一些可口的糖果点心,就能满足他们对幸福的渴望。对刚刚成年的年轻人而言,成绩优秀,学业有成,异性的爱恋,网上的遨游,往往都是他们所憧憬的幸福。而人到中年所追求的,自然就应当是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和美了。至于老年人,那“健康是金,平安是福”,也就道出了他们对幸福的企盼了。
       ⑧但是,幸福和不幸,其实融注在人们每天的日子里。应该说,幸福还因每个人不同的生存境遇而有别。
       ⑨对于在沙漠戈壁滩上跋涉的旅人来说,当你渴得嗓子冒烟大汗淋漓的时候,别说是冷饮冰淇淋,一杯清水就意味着幸福。当你攀登在华山的险道上,或者战战兢兢地爬行在黄山那段不到两米宽的鲫鱼背(两边都是云遮雾罩的深渊)上时,能安全到达目的地就是幸福;而对于一个被无边的忧郁所包裹的孤独者,真挚的呵护,友善的关爱,就是他(她)的幸福。在“大跃进”过度到大饥荒的年代,对于在饥饿和浮肿中艰难度日的人,不说什么美味佳肴,只需一个菜窝头,几根手指粗细的胡萝卜,也就意味着幸福。在以极“左”为特征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当你被推来搡去,被带铜扣的皮带抽打,被连着几天几夜的“车轮战”式的批斗折腾到出现幻视幻听的时候,别说是安卧床榻,就是能短暂地让你坐在椅子上,或靠在墙角上打一会儿盹,也就是得到一时的幸福了。 
       ⑩可见,幸福真是因人因时因境遇之不同而有别。除了真正的违法犯罪分子应当受到法律的惩处之外,我惟愿每一个人每一天都能得到幸福——用你真诚的劳动,用你真挚的爱,用你的智慧和勇气去赢得应该属于你的真正的幸福。
1.文章开头引用托尔斯泰的话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从那几方面论证论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段划横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感到幸福吗?请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作者观点,谈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承接上文的“人人都渴望幸福”,引出下文的中心论点。
     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从三个角度进行论证:幸福因人而异;在人生不同阶段,对幸福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期盼;幸福因每个人不同的生存境遇而有别。
3.对比论证。充分有力的论证了幸福因人而异的观点。(以上意思对即可)
4.“略”
核心考点
试题【何谓幸福  ①在人世间,人人都渴望幸福--那种让人心情舒畅、称心如意的境遇和生活。        ②而托尔斯泰告诉我们: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①相信很久以后,人们依然会记得——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坐在轮椅上的田径运动员侯斌,握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绳索向上攀爬,攀爬……当主火炬熊熊燃烧,美丽的圣火映亮夜空时,全场沸腾……这一刻,人们再次看到了坚强的力量。坚强,能够成就一个人生命的高度。
       ②残奥会赛场上,盲人运动员凭着听觉、触觉飞身救球;脑瘫运动员身躺推床奋力推举;肢残运动员迈开假腿大步飞奔……他们超越身体的局限,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心血和汗水,他们的拼搏印证着他们的坚强不屈,向世人证明了残疾人同样可以拥有健全的人格和事业的成功,向世人展示出残疾人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③诚然,残疾人在身体机能上无法与健全人相比,但他们凭着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创造了许多奇迹。霍金在轮椅上成就了科学神话,海伦·凯勒在黑暗中寻求到心中的光明,邰丽华在无声的世界里舞出了优美的韵律……他们身上的坚强品质面对“残疾”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让他们超越了残疾,超越了自我,成就了生命的高度。
       ④其实,健全人同样也会遇到困难。古今中外许多的健全人在身处逆境时,凭着坚强的品质成就了生命的高度,他们的事例同样打动着我们:曹雪芹生活穷苦,举家食粥,仍能呕心沥血,终于著成了传世之作《红楼梦》;与丈夫一同进行科学探索的居里夫人遭受丧失的打击后,没有停上前进的脚步,而是独自继续前行,再度荣获诺贝尔奖;“2007陇人十大骄子”之一的张晓,4岁丧父,独自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14年,用稚嫩的肩膀支撑起整个家庭。他们让我们明白一坚强与生命的关系:一个人的生命能承受多少苦难,他就有多么坚强,而他有多么坚强,他的生命就能达到多么高的高度。这就是坚强对生命的意义。
       ⑤这样说来,坚强的品质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必要的。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肉体的创伤,或精神的磨难,我们如果能以坚强的品质对挫折,努力奋斗,砥砺意志,就会在奋斗中掌握命运,在砥砺中升华境界。反之,倘若经不起风吹浪打,在困难中挫折面前[甲][乙]地败下阵来,甚至陷入了自暴自弃的泥潭而[丙],那么生命的价值将会大打折拓。
       ⑥愿每一个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进行都能练就一双坚强的翅膀,翱翔于蓝天之上,成就自己生命的高度。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阅读第⑤段,根据上下文,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
[甲]处应填 (A.畏首畏尾 B.不堪一击)
[乙]处应填 (A.垂头丧气 B.心怀恐惧)
[丙]处应填 (A.哀声叹气 B.一蹶不振)
3.请你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过程。
                                                                                                                                                               
题型:北京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一闭一睁之间
       ①今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里,演员“小沈阳”说了一句很精辟的话:“眼睛一闭一睁,就是一天;眼睛一闭不睁,就是一辈子。”
       ②的确,人这一辈子,就是由哭声震天的“一睁”开始,由万物皆空的“一闭”结束。而这大的一生一次的闭睁之间,又经历了无数次小的、每天的一闭一睁。
       ③大的一闭一睁,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应当格外珍惜,好生对待,莫让年华付水流。在这短暂一生里,要尽量有所作为,洁身自好,不负青春;即便不能青史留名天下知,也要“只留清白在人间”。
       ④每天的一睁,要力争让今天活得积极向上、有意义、有价值;每天的一闭,要闭得心安理得,因为白天没做亏心事,晚上就不会做恶梦。于是,无数个奋发有为的一睁,我们积德行善,无私奉献,就能活得如春花般绚烂;无数个问心无愧的一闭,我们安享成功的喜悦,劳作后的休憩,换来最终的一闭时的安详满足,好似秋叶之静美。
       ⑤有人的眼一睁,别人就要遭殃,因为他只要一睁眼,就在算计着害人,他只有彻底闭眼了,大伙才能安宁。“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便是如此。所以,当一个人睁眼的时候,众人都在盼他早日闭眼,也是人生最悲哀的事。
       ⑥有人的眼一睁,社会就会受益,他人就能得福。因为他一睁眼,就惦记着孤寡老人有无口粮,贫困孩子能否上学。例如,                                  。他甘心为人民当马做牛,人民祝愿他长寿如松,眼睛永远不闭。
       ⑦有的人,眼睛一睁,天地为之动容,世界为之改观,他们就是人类历史的路标。孔子眼睛一睁,儒家思想横空而出,辉耀神州,所谓“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基督、佛陀、穆罕默德、马克思、牛顿等,都属此类,他们是人类的骄傲。
       ⑧没有永远不闭的眼睛,除非是雕塑画像。严监生眼睛不肯闭,只因为看到两根灯芯在耗油;权臣桓温眼睛不肯闭,是因为没有来得及黄袍加身;周瑜眼睛不肯闭,是因为他恨啊:“既生瑜,何生亮?”林黛玉不肯闭眼,是因为宝玉另娶新欢,木石之盟成泡影……但愿我们都做达观之人,真到了眼睛需要永远一闭时,也别扭扭捏捏,恋恋不舍,眼睛一闭,潇洒告别:我走了,“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⑨神话传说,世界原来混沌一片,盘古开天辟地,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这就是一睁;按科学算,若干亿年后地球肯定要毁灭,届时一片黑暗,就是一闭。我们若能从宇宙“一闭一睁”的高度来看自己的“一闭一睁”,还有什么道理看不透呢?(选文有删改)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④段中“静美”一词初稿时为“静谧”。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修改?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3.细读第④段,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品析。(语言,论证方法,论证过程)
                                                                                                                                                              
4.在第⑥段划横线处补写一个事例论据,注意上下文衔接,不要超过30个字。
                                                                                                                                                              
5.对上文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牛年春晚小品引出“一闭一睁”的论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说理深入浅出。
     B.⑤⑥⑦三段依次举了三种人,其中前两种人对比鲜明,对比的目的是突出第三种人。
     C.第⑧段连用几个例子从反面说明“没有永远不闭的眼睛”“我们要做达观之人”的道理。
     D.文末由人的“一闭一睁”说到宇宙的“一闭一睁”,可谓居高临下俯瞰人生,发人深思。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学会微笑
张保振
     (1)和谐,是需要微笑的。
     (2)这是因为:微笑是一个标志。它标志着:面部的武装已经解除,嘴上的哨兵已经撤岗。这种标志,犹如联合国大厦门前的那个雕塑:枪管已经扭曲,子弹已经不存,隐喻着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思想。  
      (3)微笑是一种宣示。它宣示着:与人疏远的沉默已经结束,与人接近的叙说已经开启。这种宣示,犹如开岁发出的春令:来吧,我们是朋友;滋荣吧,嫩绿的百卉;斗芳吧,艳丽的百花。微笑是一面旗帜。它表达着:吾心谦和,与人为善;相逢一笑,重金胜玉。这种旗帜,犹如君子之交,虽形淡如水,却道直如弦,心心相印。微笑是可亲的。因为微笑传递出的是快乐。《论语·宪问》曾言:“乐然后笑。”可见,笑由喜悦来,相从心头生。微笑是可敬的。因为微笑传递出的是友善。北宋时期有一个叫程颐的哲学家、教育家在其《外书》卷二中曾言:“乐取于人以为善。”可见,为善使人乐,好善乐天下。微笑是可贺的。因为微笑传递出的是再造。早在1900年,法国学者柏格森在其出版的《笑之研究》中就认为:笑是对不合和谐、不合生命、不合社会的惰性、刻板、造作等现象的一种智力反应和纠正,具有使人恢复灵活生命、适应社会的功利性。可见,一笑失百忧,生命如逢春。  
     (4)微笑在心。心动笑发。心之精微,有时虽口不能言、书不能文,却可喜形于色,挂在脸上。这种表现,如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云:“纵言及平生,相视开笑靥。”   
     (5)微笑在诚。诚动笑出。诚就是真心实意。诚还是无所隐伏。诚可生情,情可生笑。虽说“含娇含态情非一”,但毕竟惟有“披心腹”、心见诚,才可“见情愫”、笑溢出。  
     (6)只要微笑,成功不远。美国有位企业家在谈到用人的成功经验时说:“宁雇一名满脸微笑的小学毕业的职员,也不雇一位面孔冷淡的哲学博士。”可见,微笑,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情况下,是多么的重要。  
     (7)学会微笑,以柔克刚。《伊索寓言》中有则显示强大的故事说得分明:大风靠狂怒以显示强大,让地上的老人把衣服脱掉,结果却适得其反。风越大,老人把衣服裹得越紧,而且恨不得再多穿上几件衣服;太阳则相反,靠微笑以显示其力量。结果感动得老人不断地增加热量,不断地擦去汗水,最后心甘情愿地把衣服脱下。这说明,在一定时候、一定条件下,微笑比狂怒更有力、更能取得成绩!       (8)民间有一俗语:“莫笑莫开店。”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科技含量高的好产品还不够,还要有好态度、好服务。只有相逢开口笑,才能盼得人气旺、生意火,从而“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1、请归纳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7)段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微笑是“可亲、可敬、可贺的”,请你分别解释“可亲”、“可敬”的原因。
     可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第(2)段,仿照其中一种格式,再提出一个观点井展开论证。
     徽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欧阳询观碑的启示
       ①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一次骑马去荒郊,偶尔发现了晋代大书法家索靖书写的石碑。驻马
            一通,觉得索靖的字平平,是虚有其名;当他走离古碑不远,再返回            一番,觉得字毕竟写得不错,也还算得上一位书法家;嗣后,他再仔仔细细地               一番,竟口服心折,为之倾倒,居然坐卧在古碑下面三天三夜,不忍离去。这三观索靖字碑的故事,是颇可醒人的。
       ②如果欧阳询第一次观看古碑,就执意认定索靖的书法差劲,是虚有其名,就此扬鞭一去不复返,那么错过了自己借鉴取法的机缘,就会滋长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恶习。可见,只有虚心,才能为自己建造起一所容纳知识的“仓库”,越是虚心的人,他的知识仓库的容量当然也就越大。
       ③看待和学习别人的艺术成果,除虚心外,还得“用心”和有“恒心”,因为任何艺术,它那高妙的灵魂是不易一眼看穿、一竿见底的,相反,它总是像故意和我们捉迷藏似的隐藏躲闪着,对知识越贫乏的人,它则隐藏得更幽深更神秘。只有持之以恒地用心去观察,去学习,才能由虚心为自己建造的“仓库”里引进新鲜有价值的知识。欧阳询坐卧在古碑下面,三天三夜不忍离去的学习劲头,正反映了他用心探索索搏的书法的妙谛,进而能会意于心,运筹于手。可见,虚心,用心,特别是有“恒心”,就可以使自己的知识仓库源源不断地获得充实和丰富,并得到发挥。
       ④能虚心,才能入门;能用心,才能有成;能“恒心”,才能立身。然而要虚心不易,能用心也艰,有恒心更难,一旦主观上具备了这“三心”,再加上诸如种种天时地利的客观因素的支助就能取得逾越常人的成就。
1.“琢磨”、“浏览”、“观摩”三个词是从第一自然段抽出的,按顺序填入原文,正确的一项是 [     ]
    A.浏览 观摩 琢磨
    B.琢磨 浏览 观摩
    C.浏览 琢磨 观摩
    D.观摩 浏览 琢磨
2.用“//”画出本文的段落层次。
     ① ② ③ ④
3.本文开头引述欧阳询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4.为什么作者说“看待和学习别人的艺术成果,除虚心外,还得‘用心’和有‘恒心’”?
                                                                                                                                                             
5.本文从欧阳询观碑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6.用一句话概括出本文的论点。(可用原文回答)
                                                                                                                                                              
题型:河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荣誉与考验》
       人们常常希望获得荣誉,受人尊敬。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获得荣誉呢?只有经受住各种考验,才能获得真正的荣誉。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不同,所面临的各种考验不同。只有具有顽强意志的人,才能为自身的追求百经受住前进途中的风风雨雨。荣誉是伴随着艰难的探索历程来到强者身边的。“音乐巨人”贝多芬在面临双耳失聪这最悲惨的考验时,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的怒吼,与命运作顽强的抗争,一部《命运交响曲》终于享誉世界。A诸如此类的人事不胜枚举。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荣誉,正是因为他们所经受的是百倍于他人的、难以想象的考验。
       荣誉本身也是一种考验,一种比艰难困苦更大的考验。因为伴随荣誉而来的往往是鲜花与赞美、金钱与桂冠等,而这些是能诱使人背弃初衷、走上邪路的。 
       经受住荣誉的考验,不是躺在已有的成绩上,而是继续不懈地进取,只有这样,荣誉才会再次降临。“镭的母亲”居里夫人把皇家协会授予她的金质奖章给自己的女儿玩,她说:“我要让孩子知道,荣誉就像玩具一样,决不能因为获得了荣誉,就停止了对科学的探索。”正是由于这样对待荣誉,她才得以孜孜不倦地探求,才能两次摘取诺贝尔奖的桂冠。让我们看着获得荣誉后江郎吧:年轻时,他才思敏捷,妙笔生花,颇得荣誉。他在盛名之下,不觉飘飘然起来,晚年“终日欢娱不复留意于文笔”,终于落到了“江郎才尽”的地步。因此,人在获得胜利的同时,又应播下考验的新种。
1.在A处补充一个能直接证明本段中“荣誉是伴随着艰难的探索历程来到强者身边的” 这一观点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只有经受哪些考验,才能获得真正的荣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全文内容,简要概括出获得荣誉与考验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4年雅典奥运会鞍马金牌得主滕海滨在作客“雅典猜想”节目时对观众说:“当你走下领奖台那一刻,我就又面临着新的开始,迎接下一个冠军。”如把这个事例作为一个论据,你认为可以替换文中哪个论据并说明理由;其他两个为什么不能替换,也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实际,就“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荣誉”,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