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甘肃省月考题难度:来源: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同,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文中加横线的字。
又何间焉 间: 弗敢专也 专:
公将鼓之 鼓: 既克,公问其故 既:
2.下列句子加横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答案
2.A
3.译文: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审理清楚,也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也一定要按照实情来处
理)。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5.政治上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军事上后发制人,善于把握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理解。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尉。陈胜佐之,并***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慰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乙】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1.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1)或说陈王曰( )
(2)尉果笞广( )
(3)陈胜王凡六月( )
(4)并***两尉( )
2.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乃召见,载与俱归。
3.下列对陈胜、吴广号召大家起义的言辞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指出大家的处境,分析利害关系,指明斗争方向,并激励士卒立下雄心壮志。
C.指出大家的处境,以“戍死”威胁大家,指明斗争方向。
D.分析处境,晓以利害,激励众人立下雄心壮志,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
4.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对陈胜的看法。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
发现桃花源——(_______)——(_______)
2、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词。
⑴悉如外人(_______) ⑵便要还家(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 ;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 。
5、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元)陆友仁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②外舅:岳父。 ③率(lǜ):标准。④子弟:家中的晚辈。⑤觇(chān)偷看。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好饮酒( )
(2)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 )
(3)遽抚掌曰 ( )
(4)此天以授陛下( )
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以一斗为率(把、用)
B、击之不中(指代副车)
C、遂满饮一大白(于是、就)
D、与上会于留(在)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4、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将文中空缺的语句补充完整。 ; 。
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1)辟: (2)已: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读完本文,你想到了我国历史上哪个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请用简洁的话介绍其事迹。
5、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一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最新试题
- 1已知函数f(x)是R上的奇函数,若对于x≥0,都有f(x+2)=f(x),当x∈[0,2]时,f(x)=log2(x+1
- 2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3His knowledge of French is ___________ for the job, although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宇航服有了很大改进。美国航天局投入使用的最新式宇航
- 5先化简再求值:(3x-2+2x+2)÷5x2+2xx2-4,其中x=63.
- 6一个重为200N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试求该物体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受到的摩擦力.(1)物体静止时
- 7设集合A={a,a2,b+1},B={0,|a|,b}且A=B.(1)求a,b的值;(2)判断函数f(x)=-bx-ax
- 8蝗虫的幼虫经过四次蜕皮就长大成为成虫。 [ ]
- 9如图,Rt△ABC的顶点A在双曲线的图象上,直角边BC在x轴上,∠ABC=90°,∠ACB=30°,OC=4,连接OA,
- 10We have the mo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 most of it _____ f
热门考点
- 1Cloze test. People think children should play sports. Sp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
- 3一条鞭法中赋役征银办法实行的意义有 ①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 ③有利于农业商品化
- 4读“黄土高原的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______、北抵______.(2)黄
- 5如下图,Rt△ABC中,过直角边AC上的一点P,作直线DE交AB于D,交BC的延长线于E,若∠DPA=∠A,则D点在A.
- 6张昊同学从书店买了2本《读者》、3本《少年文艺》和2本《中学生数理化》,当他读完最后一本《少年文艺》时,他才发现《中学生
- 7已知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为其前n项和,对于任意的n∈N*,满足关系式2=3-3。(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设
- 8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BD⊥DC于D,且∠C=60°,若AD=5cm,则梯形的腰长为_____
- 918世纪末,英法等西方殖民者加紧侵略埃及,原因包括( )①埃及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②埃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③埃及社会动
- 10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是:甲:《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