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湖北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阡陌交通
(2)无论魏晋
(3)选贤与能
(4)是谓大同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3.甲、乙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不同的是,甲文对理想社会进行了
,乙文则是 。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
5.从《桃花源记》和《大道之行》中,你认为两篇文章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结合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
答案
2.(1)土地开阔平坦,房屋整齐的样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子,桑树和竹子之类的。
(2)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
3.描写 阐述
4.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源中人叹惋的是: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5.理想境界是:没有战乱,安定团结;相处和谐;生活富足;环境优美。(答对其中的两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 【甲】步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作者是 , (朝代)著名田园诗人。
2.下列几句话,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解释下面句中画线的词语。
(1)欲穷其林 穷:
(2)便要还家 要:
4.解释下列文言语句。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解释:
(2)未果,寻病终。
解释:
5.阅读下面的古诗,对比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从《桃花源记》与《归园田居》对比来看,描写的生活有怎样的相同之处?
(2)从《桃花源记》的主题来看,诗人为什么向往诸如《归园田居》那样的生活状态?
《资质通鉴》
【注释】①魏文侯:名魏斯,魏国的国君。“文”是其谥号。乐(yuè)羊:人名。中山:战国时代的小国,在今河北省定县。②封:帝王以土地,爵位、名号赐人。击:魏击,后继承君位,即魏武侯。③趋:礼貌性的小步走,表示恭敬。
1.解释下列画线字在字文中的含义。
(1)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
(2)我何如主
(3)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2.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向者任座之言直”的“向”应选择的义项是 。
3.请用“/”给下面一句话断句。
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
译文:
5.简答。
(1)任座和翟璜各自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2)魏文侯对待任座的态度前后有何不同?
【乙】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 遗:
(2)试用于昔日 于:
(3)衡于虑 衡: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 出: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译文: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
3.从【甲】文看,诸葛亮向刘禅举荐大臣的标准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由此引出贯穿全篇的用人思想是什么?(用未选部分的原文回答)
答:
4.【乙】文中作者认为国家要想长治久安,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
5.【甲】【乙】选段的作者均提出了治国的策略。【甲】文第一段强调了 【乙】文强调了 。
(节选)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画线词。
(1)秦王怫然怒( )
(2)以头抢地耳( )
(3)休祲降于天( )
(4)秦王色挠 ( )
2、下面画线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B、若为佣耕 若士必怒
C、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因使唐睢使于秦
D、受地于先王 仓鹰击于殿上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臣而将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甲】【乙】两文均出自《 》一书。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①生死攸关 生
②不能自已 已
③延年益寿 益
④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文:
4.概括【甲】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
答:
5.【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请你以选文为例加以具体赏析。
答:
最新试题
- 1(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2)实
- 2在一个装有200粒除颜色不同外均相同的玻璃弹子,小明经过很多次试验后发现其中含红色球的概率为25% ,白色球的概率为35
- 3设z=x-y, 式中变量x和y满足条件, 则z的最小值为 ( )A.1B.-1C.3D.-3
- 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3小题,共18分)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
- 5为了解高一学生的体能状况,某校抽取部分学生(样本容量为n)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 6计算:x2y•(-4xy3)2=______.
- 7I"d like two small bowls of ______. [ ]A. tomat
- 8t℃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后有晶体析出,由此得出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质质量
- 9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 )A.1小时B.一天C.一个月D.一年
- 10中共中央******分别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热门考点
- 1在△ABC中,∠A∶∠B∶∠C=1∶2∶3,CD⊥AB于D,AB=,则DB=( )A.B.C.D.
- 2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增大
-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行舟忆永和兄弟(宋)周必大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
- 4已知:点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B也在数轴上,且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则点B表示的数是( )
- 5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YW+Z,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对X、Y、W、
- 6【题文】下列四个函数:(1) (2)
- 7解方程组:
- 8玉米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图表示玉米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1)A细胞经过a过程形成Bl~B4几种不同形态的细
- 9An eraser and a book on the table.[ ]A.
- 10不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蓝鲸,还是微小的水蚤,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