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1、解释加粗的词。
(1)务敦厚______________
(2)未尝不推以忠恕也____________
(3)与人不苟合______________
(4)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_____________
(5)使得至前陈曲直_______________
2、用原文词语或语句填空。
(1)包拯的性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包拯憎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表现包拯不屈从苟同、不结党营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文节一段重点写了包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穿插运用了_____________描写;第二段重点写了包拯的_____________的特点,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描写。
4、文中写“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京师为之语曰……”意在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说说这段话表现了包拯的什么品格。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1)译成白话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包拯的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峭直、敦厚
(2)吏苛刻
(3)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4)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3、为官刚正、执法严峻 侧面 克己奉公 正面
4、意在说明包拯“立朝刚毅”,为官清正的名声广为传诵。
5、(1)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2)为官清廉、克己奉公、大义凛然、正人先正己、严于律己。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文中口技人表演了:梦中惊醒,_________,_______三个生活场景。
2、本文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来写,请分别举一个例子说明。
正面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侧面烘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第四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这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
C、这段用五个“百千”极力表现火势的凶猛,从而表现口技者技艺高超。
D、这段主要是写表演者口技模拟失火、救火时发出的各种声音。
阅读文言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文中加横线字的意思。
有仙则名( )
惟吾德馨( )
斯是陋室( )
无丝竹之乱耳( )
2.翻译下列句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认为他的陋室不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阳诸葛庐”中的“诸葛”是指____________,“西蜀子云亭”中“子云”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横线字的含义,比较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异同。
晋陶渊明独爱菊( )
无独有偶( )
鳏寡孤独( )
陶后鲜有闻 ( )
寡廉鲜耻( )
屡见不鲜(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段话有什么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借花喻人,文中“菊”、“牡丹”、“莲”分别比喻哪三种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别默写出有关“菊”、“牡丹”“莲”的诗句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江之人,畋(打猎)得麋,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恐吓)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1.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然时啖其舌”一句你看出了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麋至死不悟,”它没悟出什么?请写出来,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
【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2)窥谷忘反。(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B.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D.【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4.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截至2006年5月20日,大坝工程全线建成。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你想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说些什么?(字数在50个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W、X、Y、Z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前四周期的四种元素,有关它们的信息如下表所示。元素相关信息WW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
- 2、(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1)求的最小值; (2)解不等式。
- 3读世界区域图,依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甲____________
- 4I _____ have watched that movie-it"ll give me horrible dream
- 5当遇到因溺水等意外事故心跳停止的患者,需要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救护者站在患
- 6电动自行车已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如图21所示)。电动骑行时,蓄电池给车上的电动机供电,为车提供动力。下表是某
- 7对于非零实数,规定,若,则的值为A.B.C.D.
- 8Though my uncle lives in the USA, he often ______ his family
- 9阅读下列文言语段(每小题2分,共8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
- 10下列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HNO3的是( )A.AuB.CuC.AlD.Fe
- 1记者小王在河北某农村小学采访时,发现一男孩一手握放羊鞭,一手握笔在教室外认真“旁听”,小王告诉他要以法律为武器,保证自己
- 2材料:道光二十二年(1842)8月29日,由清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在南京签定,是关于结束鸦片战争
- 319世纪60年代,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利用《南京条约》所得赔款购买西方先进机器设备,并得到美国大力扶持,殖产兴业,富国强兵
- 4She wants to go to the movies _____.A. this Sunday B. on thi
-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孙中山说:在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
- 6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的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中不包括 [ ]A.彭德怀B.黄继光C.邱少云D
- 7你观察过葫芦藓吗?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A.在向阳的山坡上B.在水中生活C.在裸露的山石上D.在阴湿的土地上
- 8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A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混合后分子变小了B氢氧
- 9The famous writer gave us _______ about how to write novels.
- 10将一组数据x1,x2,…,xn改变为x1-m,x2-m,…,xn-m(m≠0),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平均数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