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重庆市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范仲淹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前人之述备矣( )
(2)连月不开( )
(3)薄暮冥冥( )
(4)至若春和景明( )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
迁客***人的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仁人的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 ?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1)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安居乐业),许多已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2)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说坏话、害怕坏人的批评指责。
3.迁客***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目的是: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
4.表明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
①能。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只要发挥心灵力量,砥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不能。这是一种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的力量不易。担心考试失败是学生普遍的心态,便是这个道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岳阳楼记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按音节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然数年恒/不一见。
B.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
C.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D.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①惟危楼一座_________
②数年恒不一见_________
③直接霄汉_________
④既而风定天清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①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以时间为顺序,描绘了变幻莫测的山市蜃景,整个山市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生阶段——从孤塔耸起到宫殿的出现;发展阶段——( );高潮阶段——( )。
5.文章结尾写山上的“鬼市”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节选自《论语》)
1.有些成语出自上面三则语录,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肚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梦溪笔谈》
1.上文中匠师解决不了______________的问题,他想询问喻皓,又 _____________,于是“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
(1)患其塔动 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贻以金钗 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皆伏其精练 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句子。
(1)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喻皓笑着回答妻子的询问,这个“笑”有何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①未尝识书具: 尝:_____________
②宾客其父: 宾客:_____________
③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_____________
④泯然众人矣: 泯然: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各句。
⑴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方仲永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 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 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2)尊君在不( ) (3)相委而去( ) (4)取之信然(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都出自《世说新语》,分别讲述了陈元方与王戎七岁时的故事。读后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镁着火,可用N2或CO2灭火B.MnO2、CuO、Fe三种物质的粉末都是黑色的,用稀盐酸
- 2假如春秋时期楚国国王到印度去旅游,他发现自己竟属于( )A.第一等级婆罗门B.第二等级刹帝利C.第三等级吠舍D.第四
- 3下列化学式对应的结构式从成键情况看不合理的是 [ ]A.B.C.D.
- 4过椭圆左焦点且不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AB的垂直平分线交x轴于点,则 ;
- 5My sister was angry ______ what he said.A.asB.becauseC.becau
- 6某同学身高1.68米,站在平面镜前10米处,像离镜面______米,当他沿垂直于镜面的方向靠近镜面移动2米后,像的大小_
- 7在配制Al2(SO4)3溶液时,铝离子会部分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 8已知P、Q、M、N四点都在中心为坐标原点,离心率为22,左焦点为F(-1,0)的椭圆C上,已知PF与FQ共线,MF与FN
- 9-_________is from Shanghai to Beijing?-About 400 kilometers.
- 10《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了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也标志着中国 [ ]A.开始
热门考点
- 1x2﹣2xy+y2+3x﹣3y+2.
- 2在日本能看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下面叙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是[ ]A.在“成人节”上,日本青年穿上心爱的和服
- 3秋收起义过程中,***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而改向农村进军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B.工
- 4因式分解(1)﹣2a3+12a2﹣18ª(2)(x2+4)2-16x2(3)(x2-2x)2+2(x2-2x)+1
- 5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如果甲先出发2小时后,乙从后面追赶,那么当乙追上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比甲多走了
- 6下列各题中有关物质的比较,请用“>”、“<”、“=”填空:(1)酸性:H3PO4________H2SO4,碱性:KOH
- 7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请回答:(1)质点在图中各段的过程中做什么性质的运动? (2)在0~4s内、8~10
-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A.秦朝 B.商朝 C.西周 D.西汉
-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 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
- 10放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清晰的“F”字母,那么图中幻灯片的正确插法应是[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