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压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日:“吾不能扦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压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日:“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日:“国亡不能抹,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节选自《末史·文天祥传》)
  【注释】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扦(hàn):保卫。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抹:同“救”。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故患有所不也: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祥泫然出: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通“避”,躲避。(2)眼泪。
2.(1)由此可见,人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
  (2)弘范于是用接待宾客的礼节来会见文天祥。
3.(1)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2)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
4.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舍生而取义者也”)
5.“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鱼我所欲也(节选)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遭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亦不可以乎: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呼尔而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节选自《墨子》)
  【注释】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故有所不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独贤者有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人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子天下,而***子之身,子为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____________这个比喻来阐述____________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____________,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
4.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你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公输(节选)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予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少而***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于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从北方闻子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胡不我于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可谓知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知不争 面山
B.公输盘 动乎其言而乎其文
C.愿借子*** 呼尔而与
D.吾义不***人 国不以山溪之险
3.翻译句子。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段内容,说说墨子心中“义”的标准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体现了墨子的什么主张?墨子是怎样说服公输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开头列举一系列的历史人物,其目的或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常说:“铁不炼不成钢”“玉不琢不成器”,孟子认为“炼”和“琢”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两句分别从人们的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两方面阐述这一道理,把前一句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议论的重心看,是“生于忧患”,但顺境成才的事实也不在少数,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治国之道
  夫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 富 则 安 乡 重 家 安 乡 重 家 则 敬 上 畏 罪 敬 上 畏 罪 则 易 治 也 民 贫 则 危 乡 轻 家 危 乡 轻 家 则 敢 陵 上 犯 禁 敢 陵 上 犯 禁 则 难 治 也 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节选自《孟子》)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夫治国之道,必先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善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画线句子加标点。(直接在文中加)
4.本文的主要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治国之道》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相同点。(说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