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第后面题目。(12分)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第后面题目。(12分)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之。  
(《童区寄传》节选)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啗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李寄》节选)
小题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布其口(口袋)B.贼之(轻视)
C.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访求)D.寄从后得数创(用刀斧砍)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汝曹怯弱,蛇所食
A.一人去市(《童区寄传》)B.不足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C.坻、为屿(《小石潭记》)D.贤能之用(《隆中对》)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2)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
小题4: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甲】的主要内容。(2分)
小题5:联系全文可以看出,区寄是偶遇豪贼,被动应战,而李寄不同,她是          。不过两位少年英雄表现出了共同的性格特点,那就是                        。(每空限填一至两个四字短语)(2分)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1)儿童区寄,是郴州打柴放牛的孩子。(2)就到庙里坐下,抱着剑,带着狗。
小题4:区寄智***强盗。
小题5:有备而来,主动出击  智勇双全,胆识过人(意思相同即可,用词不求与参考答案完全相同,每空1分)
解析

小题1:试题解析:A“布其口”中“囊”原意为口袋,但这里用作动词,堵住的意思。其它几个选项的词语解释都是正确的。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因此,考生在备考前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虚词“为”的意义和用法,找出“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方法是:只要根据句位和搭配,再结合上下文就能找出来。例句“汝曹怯弱,蛇所食”中“为”表被动,被的意思。A“一人去市”中“为”是做的意思,B“不足外人道也”中“为”是向的意思,C“坻、为屿”中“为”是成为的意思,D“贤能之用”中“为”表被动。因此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选项。
小题3:试题解析:本题的翻译,句中的“童”“荛牧”“诣”“怀”“将”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做翻译题,要注意几点规律: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2、注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3、注意句子整体连贯。在翻译句子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对译。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因此,此题可以翻译为:(1)儿童区寄,是郴州打柴放牛的孩子。(2)就到庙里坐下,抱着剑,带着狗。
小题4:试题解析:做这类题型,可以用原文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方法是考生必须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原文能够回答的话,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来分析归纳。考生在认真阅读甲段文字后,便可知甲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为区寄智***强盗。
小题5: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型,可以用原文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方法是考生必须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原文能够回答的话,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来分析归纳。联系全文可以看出,区寄是偶遇豪贼,被动应战,而李寄不同,她是有备而来,主动出击。不过两位少年英雄表现出了共同的性格特点,那就是智勇双全,胆识过人。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第后面题目。(12分)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指去世的人)。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所至饮一杯水                  ②木偶于堂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
小题3:根据上文,作者认为做官不但要      ,更要      。(每空不超过4个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勒:编。
小题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A.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辄(          )         (2)比(            )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小题4: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来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2分)
小题5: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8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虎,又入水击交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整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蛟而出,闻里人更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和,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和曰:“古人贵朝闻夕阳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⑴实三横唯余其一。(  )
⑵处改励。(  )
⑶具情告。(  )
⑷并云欲自修改年已蹉跎。(  )
小题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小题3:请用一个七字成语形容周处改过自新的可贵。(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②顾:表示轻微的转折。③望:奢望。④厚:丰厚。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朝廷方朋党
②顾质敢望之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王待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小题3:王质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节选的文字,后面小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表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巯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下列全都表现秦王蛮横的一组句子是(    )
①秦王不悦②秦王怫然怒③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
陵君其许寡人!” ④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⑤秦王色挠
A.①③⑤B.①②④C.③④⑤D.②③④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唐雎有胆有识,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B.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方法吞并安陵,由此引出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c.秦王的欺骗没有得逞,于是企图以“天子之怒”来恫吓唐雎。
D.面对秦王的恫吓,唐雎起初有些惊慌,但最终还是驳斥了秦王,维护了安陵国的利益。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写作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
B.秦王最后“长跪而谢之”,从正面表现了唐雎的不畏强暴。
C.情节构成紧张曲折,波澜起伏。
D.人物对话简洁整齐,绘声绘色。
小题4:下列篇目与选文反映的社会背景相同的一项是(    )
A.《伤仲永》B.《木兰诗》
C.《邹忌讽齐王纳谏》D.《出师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