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磁感线方向,先判断螺线管的两个磁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再判断小磁针的磁极.最后根据右手定则判断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所以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判断出小磁针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根据右手定则,伸出右手,使右手大拇指指示通电螺线管的N极(右端),则四指弯曲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即电流是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的.所以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既考查了通电螺线管、小磁针磁极的判断又考查了电流方向的判断,一环扣一环也是易错题,要求学生步步仔细才行
核心考点
举一反三
(1)磁悬浮地球仪的球体中有一个磁铁,环形底座内有一金属线圈,通电后相当于电磁铁.金属线圈与球体中的磁铁相互 (吸引、排斥),使球体受力 (平衡、不平衡),从而悬浮于空中.磁悬浮地球仪是利用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 效应工作的.当磁悬浮地球仪停止工作时,在“拿开球体”和“切断电源”之间应先 .
(2)将磁悬浮地球仪的球体用手轻轻向下按一下,球体就会从原来的悬浮位置向下运动,此时金属线圈中的电流 (增大、减小),磁性增强,金属线圈对球体的作用力 (大于、小于)球体重力,球体到达最低点后向上运动返回原悬浮位置.由于球体具有 ,球体越过原悬浮位置向上运动,此时金属线圈中的电流减小,磁性减弱,球体速度越来越 (大、小),到达最高点后向下运动,并再次回到原悬浮位置.几经反复,球体最终停在原悬浮位置.
(3)磁悬浮地球仪正常工作时,功率为1W.则工作一个月(30天)耗电 kW•h,这些电能大部分转化成了 (机械能、内能).
A.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
B.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做定向移动时,周围一定会产生磁场 |
C.电动机工作时,主要的能量转化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D.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一定产生感应电流 |
最新试题
- 1下面是六个推断:①因为平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所以直线是一个平角;②因为周角的两条边在一条射线上,所以射线是一个周角;
- 2中国近代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是 [ ]A、“开眼看世界” B、《资政新篇》的提出 C、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
- 3下列 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棉花依靠纤维之间的空气层保暖,作用是双向的,既阻拦外界冷空气不能侵入,又阻止自
- 4The secretary has a lot of things to ________ in the office
- 5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若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7/10。则下列说法中不
- 6反应4NH3(气)+5O2(气)4NO(气)+6H2O(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
- 7赤道地区的乞力马扎罗山出现了“雪峰”现象,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C.人类活动D.地形地势
- 8世界最高的山峰是[ ]A、乞力马扎罗山 B、勃朗峰 C、珠穆朗玛峰 D、富士山
- 9写出一个能运用公式法进行分解因式的三项式( )。
- 10When we climbed up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we were all _
热门考点
- 1阅读古文《桃花源记》(17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 2今年的全国助残日这天,某单位的青年志愿者到距单位6千米的福利院参加“爱心捐助活动”.一部分人步行,另一部分人骑自行车,他
- 3—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I ________ here in Hong Kong.—Wha
- 4某兴趣小组想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据此提出的以下结论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 5如图,正三角形ABC内接于圆O,动点P在圆周的劣弧AB上,且不与A,B重合,则∠BPC等于( )A.30°B.60°C
- 6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9分)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
- 7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与它的反作用力总是一对平衡力B.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比物体对地球的
- 8方程2-去分母得[ ]A.2-5(3x-7)=-4(x+17)B.40-15x-35=-4x-68C.40-5(
- 9 下列有关叙述,不能确定学校具体位置的是(■).A.在虹桥镇B.在光明路C.在医院的东面D.在小明家北偏东39°27′,
- 10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杂质的原理(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1)KCl(KCl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