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辛亥革命 > 辨析改错,阅读分析后,请你完成:材料至少有六处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过来。 1911年10月10日,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戊戌变...
题目
题型:广东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辨析改错,阅读分析后,请你完成:材料至少有六处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过来。 
1911年10月10日,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戊戌变法。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后,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北京开会,选举下图人物为中华民国大总统。第二年元旦,他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政府正式成立,采用公元纪年。这次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3000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这次革命的成果被北洋军阀首领段祺瑞窃取了。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_
5.错误:                     改正:                     _  
6.错误:                     改正:                    __
7.错误:                     改正:                        
8.错误:                     改正:____________                     
答案
1.错误:戊戌变法;改正:辛亥革命。
2.错误:北京开会;改正:南京。
3.错误:公元纪年;改正:中华民国纪年。
4.错误:3000多年;改正:2000多年。
5.错误:半殖民地半封建;改正:封建帝制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6.错误:段祺瑞;改正:袁世凯。
7.错误:大总统;改正:临时大总统
8.错误:政府正式成立;改正: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或临时政府成立)
核心考点
试题【辨析改错,阅读分析后,请你完成:材料至少有六处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过来。 1911年10月10日,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戊戌变】;主要考察你对辛亥革命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李教授是个历史专家,他学习历史的一个窍门就是经常利用报纸上的新闻,自己给自己出题来学习历史。比如,他在一份残缺的报纸上阅读完下列内容后,给自己出了4道题,并迅速做出了答案。你是否也能答出这几道题,试试看。  
材料:“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摘自《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九十年前”具体指哪一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中这场“革命”指什么革命?“先生”是指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这场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发生的第一次剧变”,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悲惨命运。[     ]
题型:湖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人物中,“舍得一身剐(guǎ),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是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A

B

C

D
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下列关于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C.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首先在哪里取得胜利?试从革命政权和政治制度的建设上简要评述孙中山领导的这次民主革命的历史功绩。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奴役广大人民的命运,胜利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了,它的教训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