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司母戊鼎 | B.青铜立人 | C.青铜树 | D.四羊方尊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商朝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本题由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引出要考查的内容——商朝的青铜器司母戊鼎,试题的前半部内容起“抛砖引玉”的作用,重点在后半部内容,后面第一个界定范围是出土的地点是我国河南,第二个是时间限定:商朝,第三个是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大器具,符合这三个条件的是司母戊鼎。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大器具是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故本题的答案选A;选项D四羊方尊虽然也是商朝的青铜器,但其出土地点是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而且亦不符合风格巨大的器具这一条件;选项B青铜立人 和选项C青铜树出土于三星堆文化的,虽与商周同期,但风格迥异。
核心考点
试题【右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大器具是( )A.司母】;主要考察你对灿烂的青铜文明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 | B. |
C. | D. |
【遗址中的历史】右图是殷墟遗址
(1)此遗址是哪一个王朝的都城?与哪一国王迁都有直接关系?(3分)
【文物中的历史】
(2)图A.在出土之初叫“龙骨”,清朝王懿荣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这些图案叫什么?有何历史地位?(3分)
(3)图B.的文物于1938年在湖南宁乡出土,如此精美的艺术品是哪个朝代的工匠制作的?青铜文明铸造在这个朝代有何重大发展?(3分)
(4)图C.中的文物是什么?它在青铜文明史上有何重要的历史地位?(2分)
(5)上述图片都是在同一个朝代出现的,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对此你有何感想?(2分)除上述内容外,对这个朝代你还知道哪些内容?(最少写出两项)(2分)
A.秦朝 | B.商朝 | C.唐朝 | D.西汉 |
A.司母戊鼎 | B.四羊方尊 | C.象尊 | D.牛尊 |
A.铜壶 | B.四羊方尊 | C.司母戊鼎 | D.青铜编钟 |
最新试题
- 1我国战国时期的孟轲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反映的人地关系是A.“人定胜天”思想B.“地理环境决定”思想C.“
- 2古代诗歌阅读(5分)浪淘沙 夜雨梁寅①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愁如百草雨中生。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花发恐飘零,只待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太湖石 世人皆知太湖美。碧波万顷的太湖水蕴藏着无尽的钟秀灵气,造就了石之精品——太湖石。太湖
- 4膳食平衡是指 [ ]A.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B.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C.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适当
- 5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
- 6已知集合,,,且,求的取值范围。
- 7如图中,∠AOB=180°,∠AOC=90°,∠DOE=90°,则图中相等的角有( )对,分别为( );两个
- 8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长期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过硫酸铵【(NH4)2S2O8】中硫(S)元素的化合价( )A.+7B.+
- 9丁子香酚可用于配制康乃馨型香精及制作***虫剂和防腐剂,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跟丁子香酚反应的是( )
-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与乙醇反应,钠块沉在乙醇液面下面B.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后分液
热门考点
- 1夏天食物易腐败变质,潮湿的食物也比较容易腐败,其根本原因是 ( )A.营养物质含量丰富B.含水量高
- 2将0.1 mol乙二醇完全燃烧后的所有产物全部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完全被吸收,经过滤得到20 g沉淀。滤液的质量比原石灰
- 3在载玻片上的数字“69”,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形形状是
- 4-7的相反数是[ ]A.7B.-7C.D.-
- 5听短文,填写下列表格。Peter__1____2__Tom__3____4__Gina__5____6__Kate__7
- 6传播学者克罗斯曾提出—个“谣言公式”:谣言=事件重要性×事件模糊性×公众批评力。谣言的能量有多大,既取决于真实信息的透明
- 7— Guess what! I came across an old friend at the party last
- 8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至2题。1. Who might the man be? [ ]A. A cook.B.
- 9一质点沿直线AB运动,先以速度v从A运动到B,接着以2v沿原路返回到A,已知AB间距为x,求质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
- 10下列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地点是[ ]A、40°N、16°W B、30°N、161°E 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