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实验探究和设计 > 请对以下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本题有a、b两小题,任选一题解答,不得两题都解.若两题都解,则以a小题记分)a.铜粉含有少量的铁粉,可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进行除杂._...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请对以下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本题有a、b两小题,任选一题解答,不得两题都解.若两题都解,则以a小题记分)
a.铜粉含有少量的铁粉,可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进行除杂.
______.
b.要除去氢氧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可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______.
答案
a、除去铜粉中的铁粉时,把混合固体放入用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但置换出的铜附着在铁粉表面,阻止反应进行,会使除杂结果不彻底,不如选用洗硫酸除杂效果好;
b、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时,盐酸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把原物质除掉,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此方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a.铁粉表面有铜生成后防碍内部铁与硫酸铜继续反应,除杂不彻底.
b.稀盐酸不仅与碳酸钠反应,也与氢氧化钠反应,除杂时破坏了主要成分.
核心考点
试题【请对以下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价(本题有a、b两小题,任选一题解答,不得两题都解.若两题都解,则以a小题记分)a.铜粉含有少量的铁粉,可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进行除杂._】;主要考察你对实验探究和设计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实验能够达到对应的实验目的是(  )
题型:宜昌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萝岗区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兰州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选项ABCD
实验设计 
魔方格

魔方格
 
 
魔方格

魔方格
 
实验目的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确定石蜡成分中含有碳元素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证明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1)下列可用于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一组药品是 ______.(填序号)
①Cu、Zn、FeSO4溶液             ②Cu、Fe、ZnSO4溶液     ③Zn、FeSO4溶液、CuSO4溶液    ④Fe、CuSO4溶液、ZnSO4溶液
(2)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请将所选试剂填在横线上.
①NaOH、Na2CO3 ______,②HCl、BaCl2、NaCl ______.
小侯同学在学习了燃烧与燃料的有关知识后,观察到家庭用的燃煤通常加工成蜂窝状,这样会燃烧得更充分.由此她联想到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于是引发了思考:哪些因素能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呢?她做出两种猜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她提出的两种猜想是:① ;② .
(2)请你选择其中一种猜想,设计实验加以探究(你所选的猜想序号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为了使燃料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节约能源,请你结合燃料使用的实际,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
某学生设计的下列四个实验方案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
A.Cu
稀硫酸


CuCl2
NaOH溶液


Cu(OH)2
B.H2O
通电


O2
Mg


MgO
C.CaCO3
高温


CaO


Ca(OH)2溶液
碳酸钠溶液


NaOH溶液
D.MgCl2
NaOH溶液


Mg(OH)2
电解


Mg
2006年1月20日12时17分许,位于仁寿县富加镇的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富加输气站的出站管线发生爆炸,埋在地下的管线爆炸形成十几米长、两三米深的大坑.几分钟后,该输气站的进站管线也发生爆炸.爆炸共造成8人当场死亡,另有1人送往医院后死亡,4人受重伤.爆炸产生的烟气造成当地空气污染.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准备探究在爆炸现场采集的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假设该样品中不含除CO之外的其它能与CUO反应的物质)和水蒸气.
[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
[查阅资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及少量烃类和二氧化碳等.基本不含硫,无色、无嗅、无腐蚀性,具有安全、热值高、洁净和应用广泛等优点.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不完全燃烧时还生成CO.水的证明一般用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晶体,遇水蒸气就会变成蓝色.
[实验仪器]

魔方格

[问题]
(1)要用较简单的方法收集爆炸现场的气体样品,可选用什么方法______.
(2)在实验时,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是______.
(3)描述能确认气体样品中含有CO的现象______,装置D中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该实验是否存在缺陷,如果有,如何改进该实验?(若认为该实验没有缺陷,以下问题不必回答)改进的方法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