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福建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A .铝在地壳中含量高 B .铝相对活泼,冶炼较难 C .铝的硬度小
(2 )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其表面易形成致密的 。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3 )比较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选用上述的 (填序号)试剂进行实验。
Ⅱ.将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铝片上没有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兴趣小组把处理过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除铝片上有红色金属析出外, 还发现有较多气泡产生,于是激发了他们的探究***。
【提出问题】该气体是什么呢?
【猜 想】甲同学认为可能是氧气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氢气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二氧化硫
【探究实验】闻该气体的气味,发现没有气味,排除了 同学的猜想。 对余下两种气体猜想进行如下实验:
答案
(2)(氧化铝)保护膜;2Al+3O2=Al2O3
(3)①⑤⑥或③⑤;铝片表面未用砂纸进行打磨,清除氧化膜等其它合理答案;
丙;收集一试管气体,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氢气;H+
核心考点
举一反三
操作步骤为: ①将样品装入B装置广口瓶中→打开止水夹,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
②连接装置D→关闭止水夹,向盛有样品的广口瓶中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③打开止水夹,再次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
④称量反应后装置D的质量为176.6 g。(假设每套装置均反应完全)。
(2)如果去掉C装置,则测定结果 (填序号)。
①偏大 ②偏小 ③不变
【查阅资料】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H2SO4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CO2和CO。
(2)进入D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A中试剂是____、C中的试剂是___(填字母编号)。
a.浓硫酸
b.澄清的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3)F装置的作用是 。
(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改进的方法是 。
探究二:精还原铁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物质制备】利用绿矾制备精还原铁粉的工艺流程如下:
(1)写出焙烧中氧化铁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焙烧中加焦炭的作用除了可以生成CO外,还能 。
(3)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 按顺序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样品和必要装置的质量;
② 点燃A 处酒精灯;
③ 缓缓通入纯净干燥的H2;
④ 点燃C 处酒精灯;
⑤ 分别熄灭A 处、C 处酒精灯;
⑥ 再缓缓通入少量H2;
⑦ 再次称量必要装置的质量。
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①→③→ →⑤→⑥→⑦( 填字母)
A.②→④ B.④→②
(4)步骤③的目的是 ,验证该步骤目的达到的实验方法是 ;
(5)若缺少装置D,则所测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粗还原铁粉样品的质量为20.000 g,装置B、E分别增重0.360 g和0.440 g,则计算样品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不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红色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 性;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填“有关”或“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
①实验方法: ,
②观察到的现象 。
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 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但有同学认为单凭此现象不足以说明该反应放热,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上述过程采用微观模型加以认识,如下图:
②上图微观模型所反映的NaCl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至0.1%):
(一)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 ①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①结晶水合物受热后易失去结晶水,如CuSO4·5H2OCuSO4 + 5H2O↑;
②Cu(OH)2、CuCO3,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③无水氯化钙可做吸水剂;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
(三)设计与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 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室温晾干得蓝色固体。
Ⅱ.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用下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并得到下列现象:
(2)向蓝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屑,实验现象为 ③ , ④ 。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⑤ 、 ⑥ 。
Ⅲ.定量测定固体的组成: 设固体为Cu(OH)2·CuCO3·XH2O ,为测定其组成,称取24.0 g 蓝色固体。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①组装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反复推拉注射器;
③称量B 、C 、D 、E 、F 的质量;
④关闭弹簧夹,加热B 处玻璃管直到反应不再进行;
⑤打开弹簧夹,再次反复缓缓推拉注射器;
⑥再次称量B 、C 、D 、E 、F 的质量。
问题探究:
(3)进行步骤⑤的操作中,注射器活塞要缓缓推动的主要目的是 ⑦ 。
数据处理:
(4)某兴趣小组利用上述方法,测得以下数据:(假定每步反应都完全)
⑨通过计算确定固体化学式中的X的值。
计算过程:
【提出猜想】 王老师提示:这瓶无色溶液只能是下列四种溶液中的一种:
①硫酸镁溶液 ②硫酸钠溶液 ③硫酸溶液
④硫酸铵溶液
【查阅资料】 ①常温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1 )【实验探究】小明认为王老师的提示猜想 ②不正确,原因 。
(2 )为确定其它几种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3)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认该溶液是硫酸铵溶液并完成实验报告:
最新试题
- 1“臣奉命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耕桑并耦,渔盐滋生。……资皇上东南之保障,永绝边海之祸患,……此地原为红
- 2(选修3-5选做题)如图所示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波长为的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则 [
- 3(文)已知函数f(x)=x3+ax2-ax-1(a>0),设f′(x)的最小值为-43(I)求a的值;(II)求f(x)
- 4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弟弟的来信 中师毕业的弟弟高高兴兴去清泉乡小学报到,以为那是个好地方 。两天后回来了,垂头丧气
- 5按要求画电路(1)L1、L2并联,S控制L1(2)L1、L2、L3并联,S1控制L3,S2控制干路
- 6进入初三后,迎接我们的将是中考,大家都感到了学习压力的存在。对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学习是一种有要求、有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
- 8路德、加尔文等倡导的宗教改革实质是[ ]A.新教各教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夺权力的斗争C
- 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2·a=3aB.a6÷a2=a4C.a+a=a2D.(a2)3=a5
- 10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后于2003年10月16日23分安全返回。在飞船飞行过程中,测控部门在国内外布设了
热门考点
- 1下图为某地区四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其中三种的空间分布如图中灰色区域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下
- 2阅读表格信息,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有①财政支出的方向说明了我国关注和改善民生的力度不断加强②政府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来促进经
- 3民航客机都有紧急出口,发生意外情况时打开紧急出口,狭长的气囊会自动充气生成一条通向地面的斜面,乘客可沿斜面滑行到地面上.
- 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 )A.道
-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化钠晶体是由Na+和Cl-构成B.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C.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
- 6阅读《落红》,完成下面题目(12分)落红曾绍炉①我对红色,有着十分的喜爱。在我生命的岁月里,红是我情感寄托的力量,诗意常
- 7如今,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休闲的时间大大增加了。春节放假期间,八年级学生小胡觉得无聊,于是天天在家通宵玩游戏,感觉
- 8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且满足,则正整数_____
- 9读文答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10-Which would you like to eat,apple or orange?-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