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落红》,完成下面题目(12分)落红曾绍炉①我对红色,有着十分的喜爱。在我生命的岁月里,红是我情感寄托的力量,诗意常新的源泉。②我喜欢的不是那恐怖的血的红,...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落红》,完成下面题目(12分)
落红
曾绍炉
①我对红色,有着十分的喜爱。在我生命的岁月里,红是我情感寄托的力量,诗意常新的源泉。
②我喜欢的不是那恐怖的血的红,而是另一种温和明艳的红。想起它就想起了光明,想起了生活的美丽;看到它就感到温暖无比,心生惊喜。
③它是质朴而骄矜的颜色,是大自然吐露出来的一种无尚的秀美。它不断地蕴藏来自生命之父太阳的光华,柔化它的灼热,把那份热情,悄悄地藏于自己的根茎叶芽中。
④他又具有美的本质,充满生命的活力。借着开花的世界,借着果实成熟的契机,借着秋夜载誉而归的儿子,把那份热情喷发出来——以花、果实、瑰丽深沉的红叶,妆成一个浪漫的世界、诗意芬芳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童话,就是让一切美的变得尽善尽美,让一切孤零的、失意的、苦陋而凋残的,都在红艳的祈祷中,也变得美,变得动人心扉。
⑤我便是被这美陶醉了的一个。我常像孩子一样奔跑于花色斑斓的花丛中,对着那些红色的花朵,低下头来,以含情的目光和它接触,与它交谈,领略大自然超凡的灵气。
⑥然而,落红更令我称颂和敬佩。
当飒飒的东风裹挟那满树满坡的游丝花片时,春日里卷来一场铺天盖地的“红雪”。在果实蒂落的世界,“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景观会魔幻般“烟消云散”。当秋风像大地母亲的手臂召唤那些奉献了一生的使者回到自己的怀抱时,那红叶会曼妙起惊世一绝的翩翩舞姿……红的飘落,气势磅礴,撼人心魄。
⑧虽然他不像初放成长时那样的无忧,爱却不因花的凋零、叶的飘逝、果的蒂落而丧失。那份爱是牢固而长久的,就像虹,在空中短暂的划过,却留下了永不消逝、永远芬芳灿烂的痕迹。
⑨一个秋天,我捡拾了许许多多的红叶,夹满了书架上的每一本书,像珍藏一个无人知晓的红叶梦。过了许久,当我重温那些故旧的梦时,才发现那些固执的精魂们,早已在我情感疏忽的瞬间,翩然化蝶而飞了,空留下一些毫无色泽的枯叶。这是我无意间犯下的一桩错误,既使我伤透了一颗爱红的心,更使我受到了一次灵魂的启发——落红并不是生命颓败的结果,而是生命的复归与起点。在这诚挚的复归自然的途中,谁也阻挡不了它的脚步。而只有在这不断的开落中,红,才有着它的延续、重生和永恒,人们才能看到那一份不灭的精神与顽强的生命力。
⑩于是,我学会了在红将飘落的时刻去看花,去森林里散步。见玫瑰花毫无怨悔地告别枝头,便忍不住把它捧在手里,轻轻印上我的唇吻,再潇潇地散落泥土中;或者拾起地上的一枚红叶,对着夕阳去窥探那脉筋间的秘密,从那纵横交错的艳红中,读生命对太阳的赞歌;而当我面对一树通红的鲜果时,又沉浸在生命奋斗与慷慨奉献的自豪中!
⑾在捧掬、拾捡、探读中,我想到了与落红同处一个世界的人类。当艳红吐翠时,人自也慷慨大度,一旦凋残飘零,却又悲凉不堪;当兼收并蓄之时,人面对风雨也不屈不挠,而一旦实满果红回报滋育时,常不免患得患失。在落红面前,我不禁热泪盈眶……
⑿由此我的梦变得离奇而瑰丽:我化作了一页花瓣、一片红叶、一颗绚丽馨香的果。
小题1:本文围绕“红”写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受,阅读②—⑧段,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对象
特点
作者情感
初放成长的红


质朴骄矜

落红

称颂敬佩
爱得牢固长久
小题2:第⑦段划线句子写得优美形象,请加以赏析。(3分)
小题3:文章以“离奇而瑰丽”的梦结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志向?作者是如何自然写出这种情感志向的?结合⑨—⑿段内容加以具体解释。(不超过200字)(5分)
答案

小题1:①温和明艳(1分)②有美的本质,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每个要点0.5分)③气势磅礴,撼人心魄(答出前一个就给1分,只答出后一个给0.5分)④惊喜陶醉(各0.5分)
小题1:用了“裹挟”一词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卷落红的情形(1分),表现了落红的磅礴气势(1分),表达了对落红的震撼之情(或称颂敬佩之情)(1分)。
小题1:自己要像落红一样生命力顽强、豁达大度、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答出两个点给2分);先写珍藏红叶却伤透爱红之心的经历(0.5分)顿悟了落红只有在开落当中才有着永恒、不灭的精神与顽强的生命力(0.5分),再描写在红将飘落时捧掬、拾捡、探读落红的行为(0.5分),感悟到落红生命奋斗与慷慨奉献的自豪(0.5分),最后联想到人的悲凉不堪、患得患失并与落红进行对比(两个要点只要写出一个就给0.5分),突出了落红的豁达与高尚,表达了赞美、崇敬之情(两个要点只要写出一个就给0.5分),从而自然写出这种情感志向。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梳理文章写作思路以及领悟作者情感的能力。结合文章对“红”的描写来梳理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语句的能力。鉴赏语句可以按照如下方法:方法+效果+情感,解答时必须要结合具体的语句。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分析作者的情感,然后结合9—12段的内容加以具体解释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落红》,完成下面题目(12分)落红曾绍炉①我对红色,有着十分的喜爱。在我生命的岁月里,红是我情感寄托的力量,诗意常新的源泉。②我喜欢的不是那恐怖的血的红,】;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12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 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小题1:找出文段中的一个通假字,并注音释义。(2分)
(      )通(      ) 注音:(      ) 释义:(      )
小题2:解释词语(2分)
①传一乡秀才之 ______   ②指物作诗立 ______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______  ④以钱币乞之 _____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小题4: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2分)
小题5: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8分)
王冕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小题1:解释文中这些词(2分)
窃:            已而:           执策:           若:        
小题2:翻译 (4分)
(1)听已,辄默记。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小题3:本文记叙了王冕苦学的哪两件事?从中你受到哪些启发?(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海燕(9分)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着,——***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唱歌,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恨恨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看吧,它飞舞着,象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象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象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小题1:指出下列事物在文中的象征意义。(2分)
(1)海燕:                               
(2)大海:                               
小题2:除了海燕,课文为何还描写了海鸥、海鸭、和企鹅在暴风雨来临前的表现?(2分)
小题3:对下面句子的划线部分进行简要的赏析。(3分)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小题4:文章结尾“——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两次大声疾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0分)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铲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马也(         )
(3)执策而之(            )   (4)之不以其道(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小题3:上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千里马”、“伯乐”各有什么寓意?(2分)
小题4: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8分)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⑥两枚,次供猪脔⑦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⑧,惟啖⑨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盛馔(zhuàn):准备丰盛的饭菜。④果蔬:泛指果品菜肴。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胡饼:烧饼。⑦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⑧箸:筷子。⑨啖:吃。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1)因公(         )         (2)觉饥甚而不敢(           )
(3)其人已心之(         )    (4)果蔬皆不(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小题3: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