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木炭、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 利用如图装置可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实验.A处通入无色气体(可能是H2、CO或CO2);B处玻璃管中盛放黑色粉末(可能是CuO或C),C处试管中盛放澄清石灰水.①根...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利用如图装置可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实验.A处通入无色气体(可能是H2、CO或CO2);B处玻璃管中盛放黑色粉末(可能是CuO或C),C处试管中盛放澄清石灰水.
①根据要求完成下表填写:
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利用如图装置可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实验.A处通入无色气体(可能是H2、CO或CO2);B处玻璃管中盛放黑色粉末(可能是CuO或C),C处试管中盛放澄清石灰水.①根】;主要考察你对木炭、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序号探究实验简答
若为H2与CuO的反应B处玻璃管观察到现象:______.
若为CO与CuO的反应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
若为CO2与C的反应
(B处换成酒精喷灯加热)
B处的黑色粉末逐渐减少,最后消失,
D处观察到有______色的火焰.
①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故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的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发生的氧化反应;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产生蓝色火焰;
②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这是检验反应有无水生成的一个重要手段;
③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是检验有无二氧化碳生成的常用方法;
④酒精灯点燃的作用是:实验Ⅱ目的是除去有毒的CO尾气,防止污染;实验Ⅲ主要目的是证明高温下CO2与C能反应,且产物为CO.
故答案为:①黑色粉末变成红色;CO+CuO
.
Cu+CO2;CO;蓝.②位置:在B、C之间或C之前;药品:白色无水硫酸铜.③Ca(OH)2+CO2═CaCO3↓+H2O.④实验Ⅱ目的是除去有毒的CO尾气,防止污染;实验Ⅲ主要目的是证明高温下CO2与C能反应,且产物为CO.
在探究课上,老师给同学们一包黑色粉末,该粉末是由铁粉和氧化铜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假设】(1)黑色粉末是铁粉
(2)黑色粉末是氧化铜粉末
(3)黑色粉末是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设计方案】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片刻后加热充分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填写下表空白:(不考虑铁粉和氧化铜粉末可能发生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结论
猜想(1)成立
黑色粉末全部变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猜想(2)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猜想(3)成立
下图甲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图乙是木炭和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装置.

(1)在上述两个实验中,氢气和木炭表现出相同的化学性质,该化学性质是______.
(2)实验步骤的先后次序非常重要.甲实验中,反应前必须先通氢气后点燃酒精灯,否则易发生爆炸;反应结束后必须先______后______,否则生成的红色固体又会变成黑色,且易发生爆炸.
(3)做完乙实验后,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大试管中粉末全部变为黑色.小华取少量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却惊讶地发现黑色粉末没有溶解,也没有产生气泡.小华查阅资料,得到关于铁的氧化物的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式Fe2O3Fe3O4FeO
颜色红色黑色黑色
化学性质可溶于稀硫酸常温下不溶于稀硫酸可溶于稀硫酸
某同学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试管破裂了.请举出三个可能导致试管破裂的原因: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有三种情况:
①CO;②CO2;③______.
【设计方案】实验前后分别对试管和烧杯里的物质进行称量,数据设计如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称量对象反应前质量反应后质量质量差
试管+固体混合物M1M2△m1即(M1-M2
烧杯+澄清石灰水M3M4△m2即(M4-M3
Cu可以形成化合价为+2和+1的化合物.其中+1价化合物称为亚铜化合物.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氢氧化铜______,氧化亚铜______
(2)高温时,氧化铜可被木炭还原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氧化亚铜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氧化亚铜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利用这一性质可检验氮气中是否含有氧气(装置如图所示),判断氮中含有氧气的现象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