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A.不受夏季风影响 | B.夏季风来得迟 |
C.年降水量稀少 | D.雨季来得迟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春风”是指温暖湿润的夏季风。“春风不度”是指夏季风吹不到,即不受夏季风的影响。所以A为正确选项。
点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王之涣的《凉州词》。诗句意思是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春风”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是指温暖湿润的夏季风。“春风不度”是指春风吹不到,即不受夏季风的影响。以著名诗句为切入点,从地理角度帮助学生掌握夏季风的影响范围。
核心考点
举一反三
城市 代号 | 一月 | 七月 | 年平均温/ 0C | 年降水量/毫米 | ||
气温/ 0C | 降水量/毫米 | 气温/ 0C | 降水量/毫米 | |||
① | -4.3 | 2.7 | 25.9 | 175.7 | 11.8 | 577.9 |
② | 3.7 | 39.4 | 27.8 | 127.9 | 15.8 | 1109.8 |
③ | -13.5 | 7.5 | 24.7 | 20.4 | 6.9 | 236.4 |
④ | 13.3 | 43.4 | 28.5 | 227.6 | 21.9 | 1684.3 |
B.哈尔滨、成都、西宁、昆明
C.北京、上海、乌鲁木齐、广州
D.银川、西安、长春、海口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季风 |
A.乌鲁木齐、广州、哈尔滨、武汉 |
B.兰州、广州、郑州、福州 |
C.台北、武汉、兰州、乌鲁木齐 |
D.哈尔滨、北京、成都、海口 |
小题1:这位游客在我国旅游期间, 我国正处于________ 季
A.春 | B.夏 | C.秋 | D.冬 |
A.陇海—兰新线 | B.京哈—京九线 |
C.京包—包兰线 | D.浙赣—湘黔线 |
小题1: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a | B.b | C.c | D.d |
A.a | B.b | C.c | D.d |
A.a | B.b | C.c | D.d |
A.a | B.b | C.c | D.d |
A.a | B.b | C.c | D.d |
A.比较均匀 |
B.集中在夏季 |
C.春季较多 |
D.冬季较多 |
最新试题
- 1甲把一块土地分封给乙,甲成为乙的封君,乙则成为甲的封臣,这描述的是 ___的封建制度的特点。[ ]A.西欧
- 2读图,教学楼在大门的什么方向?( )。A.正北B.正西 C.东北D.正南
- 3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玻璃瓶、中间有孔的软木塞、温度计、泡沫塑料、细铁砂.请你利用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做功可以改变
- 4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废液
- 5生活方式指的是( )A.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规章制度B.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C.人们在日常生活
- 6已知直线l:y=3x+3,那么直线x-y-2=0关于直线l对称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
-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行为是( )A.超市保安怀疑小华有偷盗行为而对其强行搜身B.小明污蔑大江偷看他
- 8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面对又一波来势汹汹的圈地囤地热潮,某些相关职能部门不仅没有
- 9一个实心长方体木块,体积是a×b×c,且a>c>b,如图所示,有一质点自A点运动到B点,求: (1)最短路程
- 10根据下列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_.(2)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3)锌粒与稀硫酸
热门考点
- 1对于被困在火区的人员来说,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B.寻找走火通道等安全出口,逃离火场C
- 2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3),且过点(-1,7),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 3某中学高中历史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
- 4如图所示的直观图(△AOB),其平面图形的面积为______.
- 5蜂王产下的未受精卵将来发育成( )A.蜂王B.雄峰C.工蜂D.蜂王和工蜂
- 6如图所示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初级加一个固定的交变电压,那么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A.当R1的滑动头上移时,灯泡L变亮B
- 7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编号实验操作A钠与水的反应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B配制一定浓
- 8 —_____________? —Quite well, thanks. A.What do you doB.Wh
- 9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A.氧气B.四氧化三铁C.高锰酸钾D.______.
- 10__________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__________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