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点百科 > 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百科

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靖难之役

  1398年,明太祖死,长孙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时诸王势焰,建文帝实行削藩。1399年,燕王朱棣援引《皇明祖训》,以《清君侧》为名,誓师北平,取名“靖难军”,夺取了河北大部。双方的军队相互征伐长达4年之久,史称“靖难之役”。通过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夺取了帝位,是为明成祖。

内阁

  官署名。明初为加强中央统治,废除丞相,依宋制设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明成祖即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内阁制度至此建立。仁宗之后,内阁的权位大大提高,入阁者多为尚书、侍郎,但实际掌握宰相权力。

靖难之役背景及结果

  明太祖为了明朝的基业,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他死后,孙子建文帝继位,开始采取一系列的削藩政策,严重的威胁藩王的利益,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成祖。

两京制度

  朱棣迁都北京后,他将全国地区的富民大批迁徙到北京附近,以发展当地经济。由开通漕运,保证南方粮食供给。南京城由朱元璋在接受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后,下令扩建。城高水深,城墙坚固,易守难攻,城内粮食富足。在朱棣进攻南京城时,他就吃到了苦头。要不是建文帝内部不和,他甚至认为不可能攻下南京。后来在对待南京的问题上,他考虑未来子孙如果江山不稳,就算北京失守,依靠南京以制半壁江山,也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所以他把中央机构迁至北京后,在南京也设置同样的一套中央机构。形成了北、南两京的制度。

  可惜后来明末崇祯皇帝没有明白他祖上的苦心,多次不珍惜迁都南京的机会,最终自缢于煤山。

相关试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