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发展
两宋时期商业繁荣的原因
两宋商业空前繁荣,教材指出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概括而言:首先,北宋建立以后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逐渐被打破,到宋代,店铺已可随处开设,买卖时间也一改日中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经营。第三,宋代市场上虽然仍然使用金属货币,但在北宋时,四川益州的富商开始发行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课本插图汉唐钱币和北宋的纸币拓片,归纳出纸币的出现对商业发展的影响。纸币的发行使用便利了商业活动的进行,促进了商业的繁荣。第四,两宋时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的表现
综观中国古代历史,商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主要表现在:
(1)商业活动的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唐时加快,明清时突出,出现了专业性的市集(如丝市、叶市、猪市等),以至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市镇(有的更是专业性的集散市集);而不是先有农村商业,而后才有城市商业的发展。
(2)交易内容的变化:商业开始时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种类增多、行业分细,为一般人民所需要的主要农副产品以及城市手工业所生产的大小商品在整个流通界地位提高。这种情况在宋代已经显现。
(3)交易媒介的变化: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物物交换,不存在交易的媒介。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开始固定下来即出现了货币。秦始皇一统中原,统一了货币更是便利了商品交易的发展。由于货币不利于携带等弱点,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它的出现更是促进了商业上的贸易往来。
(4)商品开始时,一般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封建社会末期(明清时)才逐渐与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如向小生产者预购、定货、贷款、当包买商、搞前店后厂,以至投资设厂、开设手工业作坊。
(5)商人组织的变化:最初商人组织是与商人的自然组织──宗族亲缘组织重合的。亲缘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为商人的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相对而言,作为地缘组织的会馆比作为业缘组织的宗族进步,而作为业缘组织的行会、公所又比作为地缘组织的会馆进步。因为地缘组织特别是亲缘组织大多具有不可选择性,属于不随意的团体,而业缘组织大多具有可选择性,属于自由加入的志愿集团。除此以外还有城市的发展,交易范围的扩大等等就不再一一叙述。
中国古代商业的特征
中国古代商业的特征
一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官营和专卖长期存在。汉武帝时任用大理财家桑弘羊和大盐商出身的东郭咸阳和孔仅,并于元狩三年实行盐铁官营。所谓盐铁官营,在盐方面是“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鬻盐,官与牢盆。”就是招募平民自备生活费用和生产费用,由政府供给主要的生产工具──熬盐锅,煮成的盐要按官定工价全部卖给官府。在铁方面,则是由罚作苦工的罪人和轮流服役的民夫在官吏的指挥和监督下来从事生产和运销,当然,还有一部分能工巧匠作技术指导。生产铁器全归官府。盐铁由官府所设置的盐铁官来负责运销和专卖,严禁私煮盐和私铸铁。以后历代对此进行了发展,专卖产品还涉及酒、茶、丝、香料、珠宝等物资。
二是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中国古代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士农工商,商人处于最底层。对商人的日常生活都有限制,还禁止商人为官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引自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 材料二 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其盛非宋州可比。 ——引自(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材料三 图1 西汉工商业城市分布图 图2 唐朝工商业城市分布图 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 [ ]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
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代长安“万年(县)领(朱雀门)街东五十四坊及东市;长安(县)领(朱雀门)街西五十四坊及西市”(《长安志》卷7)。“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会要》)。唐政府对于法定设置的市,分设市令负责管理。例如“京都诸市令,掌百族交易之事,丞为之贰”(《唐六典》)。材料二 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燕翼诒谋录》 材料三 潘楼街……南通一巷……是金银彩帛交易之处。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听闻。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新封丘门……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有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瓦肆(娱乐场所)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东京梦华录》 材料四 王晏出至草市,马惊走,鼓步从车而归。(雍州刺史张欣泰发动叛乱,鄱阳王萧宝夤狼狈逃亡三日)戎装诣草市尉,尉驰以启帝。 ——《南齐书》卷19《五行志》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唐朝的“东市”和“西市”是什么场所?概括唐代“市”的基本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据材料二、三,与唐朝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当时东京商业繁华的重要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材料四,何谓“草市”?最早出现于何时? “草市”与“市”有何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市去处,通晓不绝……”。这一记载,反映了北宋 [ ] A.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B.市的启闭不再受官方统一规定的时间限制
C.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
D.江南经济的繁荣“凡市,以日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朝的这种政策反映出 ①市有严格的空间限制 ②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③本质上体现出政府的抑商政策 ④夜市的繁荣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下列对“草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出现于南北朝时期 ②政府对“草市”未实行行政管理
③“草市”在唐代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④宋代的“草市”已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到北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阶段”主要是指 [ ] A.商业活动不再严格限制在“市”里
B.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移
C.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城市
D.城市向南方发展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比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已不在限制在市内。有位学者专门为次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 ] A、《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B、《汴河沿岸》
C、《坊墙倒塌以后》
D、《长安城的落日》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当多,遍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由此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①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 ②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
③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 ④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商业贸易[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 ]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只)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唐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 A.长安、洛阳等城市发展为著名的商业中心
B.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
C.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D.城市商业活动有专人管理宋代的“市”,突破了以前的限制,表现在:
①封闭在政府规定的范围内 ②分散于宅屋之间
③不允许设“市”的城郊和乡村出现了“市”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宋朝与隋唐时期相比,城市中的“市”有哪些变化
①开市、闭市的时间限制被彻底打破②出现了定期或不定期、专业性或节令性的各种类型的集市
③商品众多、商贾云集④有许多外国商人,“胡风”、“胡俗” 流行[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史载:(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这反映了 [ ] A、北宋东京商业规模较大
B、北宋城市突出经济职能
C、北宋时已经出现了夜市
D、北宋政府非常重视商业陆游《杂赋》中的“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了 [ ] A、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B、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C、“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D、富室大户在水运方便的“草市”往往相聚而居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居住区隔开 ②有专门官员管理 ③又叫草市 ④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材料二 宋诗云:“远闻叫声声,衣服两大堆,件件来回经。”“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材料三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胜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四
图一 广州十三行
图二 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 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 ]
A、长安城商业发展范围扩大
B、长安城内的夜市非常繁华
C、住宅区内出现了商业活动
D、唐政府设立了新的商业区“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这主要反映宋代 [ ] A.人民的勤劳
B.城市的繁华景象
C.商业政策的宽松
D.商业经营打破了时间限制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星罗棋布的江南市镇大都位于交通便利之区,农村居民出户,不到十里就有一个市或镇可以买卖货物。市镇的地位大致在农村与府城之间。苏州府城位于江南水网的中心地带,各主要水路把郊区市镇与苏州府城紧密地连在一起。(据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四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特点,分析其积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2)图17反映了1846—1900年上海城区构成的演变过程。以图中的年份为序,描述这一过程,概括上海城区变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变化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史学家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老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闾(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诚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宋代城市职能有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早期的留学生主要前往欧美,20世纪初兴起留日热潮。为何日本此时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近代中国工人群体产生于19世纪中期。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为何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人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国“农民工”群体在1978年后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二 (在广东佛山罗定)凡一炉场,环而居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计一铁场之费,不止万金,日得铁20余板则利嬴,得8、9板则缩。 ——摘自屈大钧:《广东新语卷·15》 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四大城市繁荣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材料二中所反映的生产状态属于什么性质?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材料一、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中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据材料分析他的论据是什么?除此以外,你认为明清时期阻碍工商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哪些?最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绘画、图片、票证等既是不同时期一幕幕人们生活场景的展现,又是当时社会状况的写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南都繁会图》的一部分。这幅历史长卷生动地描绘了明永乐年间南京秦淮河两岸的盛况。画卷中街市纵横,店铺林立,车马行人摩肩接踵,标牌广告林林总总。两岸建筑有:佛寺、官衙、戏台、民居、牌坊、水榭、城门,层层叠叠;茶庄、金银店、药店、浴室,乃至鸡鸭行、猪行、羊行、粮油谷行,应有尽有。河中运粮船、龙舟、渔船往来穿梭,还有从内秦淮河拐出的唱戏的小船……。 (1)《南都繁会图》又被称为“明代的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反映的如此繁华的经济状况为什么没有完成社会转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下图是光绪年间黄浦江畔的街景: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上海的社会生活状况有哪些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变化出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
(1955年起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曾关系到国计民生,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能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
图二 股票
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19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的。 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汴京粱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常常营业到三更。——岳麓版教材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代理学大师张载《张子语录》 材料三 长安和扬州城在隋唐时期是大放异彩的城市。
(1)隋唐前期长安城有何地位?城市经济有什么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后期,扬州城被誉为“天下之盛,扬为首”。简要指出“扬州之盛”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后期谚语称“杨一益二”。长安和扬州在唐后期的城市地位各是什么?变化的政治经济根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材料描绘的最有可能是哪个时期人们过中秋节的情景 [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 [ ] A.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B.工官监管的夜市
C.物流通畅的草市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假设唐代一位商人到长安做生意,其活动中不可能出现 [ ] A、其生意活动必须接受专门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B、让手下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D、在市里卖瓷器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这里的“商业革命”主要表现在 [ ] A、政府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B、“草市”作用显著,“夜市”比较繁荣
C、都市、庙会、集会商业繁荣
D、“市”突破了原先时空上的严格限制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与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等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 ] 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D、“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①设置中书门下,强化君主专制
②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③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 ]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本地人开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的旧俗,在门前张挂驴子灯;开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人在吃笼饼、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地风尘比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 材料表明宋朝时期北方人南迁
①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②带来新的风俗习惯 ③导致经济重心南移 ④促进南北文化融合[ ] A、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④《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从材料中看,“瓦”应该是 [ ] A、药房
B、娱乐场所
C、贸易场所
D、旅舍明清时期,运河沿岸成为当时重要的经济、文化区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朱德润在《飞洪桥诗》中描述了运河两岸的景象:“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毡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明清时期北上的漕船为运河两岸带来了大量原料,丰富的原料促成了加工业的繁荣。烧造业、酿造业、皮革加工业、丝织业等也在发达的市场网络中兴盛发展,并随着运河地位的下降而趋于萧条。 (1)据材料一,概括该时期运河两岸经济发展的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运河的贯通,使沿岸的城镇形成了一道新兴的文化带。明清两代山东出了10名状元,其中有6名出自该文化带。运河沿岸的济宁,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根据地,明以前民间信仰较为单一和正统。晚明以后,金龙四大王崇拜、天妃信仰、关帝崇拜等开始传开。同时,运河的贯通也使人们逐渐由“尚俭崇朴”“循规蹈矩”向“靡然向奢”“违礼越制”转变。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 (2)据材料二,运河的开通对当地产生了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 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世情小说”《金瓶梅》,描写了北宋运河沿岸的市井风情:潘金莲下棋赢了五钱银子,用三钱买酒、两钱买了一个猪头、四只蹄子……昊月娘出了三钱银子请大家吃螃蟹……卖炊饼的武大,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二层房屋居住…… (3)有学者依据上述材料,认为北宋时期白银已经广泛流通。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他的观点。你认为应该如何利用文学作品研究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试题- 1The town __________ we visited last year is much larger than
- 2二次函数的图象是开口( )的抛物线,对称轴是( )。
- 3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作文。在枫叶上,露珠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露珠有着泪滴似的苍白……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
- 4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第1--4 题。老家孙犁 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
- 5箱中装有标号为1,2,3,4,5,6且大小相同的6个球.从箱中一次摸出两个球,记下号码并放回,如果两球号码之积是4的倍数
- 6|-2|的相反数是( )A.2B.12C.-12D.-2
-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11分)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 8(10分)已知A、B、C、D和E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与其他4种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又
-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绮丽(qǐ)悭吝(jiān)迫击炮(pò)着手成春(zhuó)B.整饬(
- 10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处处以保护人权自居的美国在南联盟投下的一枚枚炸弹,使他们的人权嘴
热门考点- 1给定函数①,②,③,④,其中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的函数序号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2下面的句子不成对偶,请改动下句,使它们组成一组对偶句。上句:看社会知国情坚定报国志下句:放眼瞻望未来,明确自己肩负的重大
- 3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团结统一 B.勤劳勇敢 C.爱国主义 D.自
- 4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想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他应转动的是( )A.转换器B.粗准焦螺旋C.反光镜D.细准焦螺旋
- 5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内有4个等圆,每相邻两个互相外切,它们中每一个至少与正方形的一边相切,那么此等圆的半径可能是( )
- 6在梯形ABCD中,AD∥BC,∠A=2∠B=4∠C,则∠D的度数为( )°。
- 7完形填空。 My father brought home a sailboat when I was ten,
- 8由宜昌籍著名残疾人舞蹈家邰丽华等21名聋哑演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在宜昌市演出,初中学生小芳和同学观看表演后,无不为这
- 9进行下列活动,最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是①从济南到乌鲁木齐参加会议,次日必须出席②从上海到大连旅游,想节约交通运费③从武汉将
- 10已知ab=cd,下列有关a,b,c,d的比例式,不成立的是( )A.ab=cdB.ad=cbC.bd=caD.da=b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