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峨眉山月歌 诗意...
题目
峨眉山月歌 诗意

提问时间:2021-04-01

答案
  作品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1) 影入平羌江水流.(2) 夜发清溪向三峡,(3) 思君不见下渝州.(4)[1]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2)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3)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4)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2] 作品译文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 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 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我思念不已.[2]
  作品赏析
  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以前.全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唐诗笺注》:“‘君’指月.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3][4]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读者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峨眉山附近的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寓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在固定位置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诗中咏月的地方,都在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诗人感到很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个字中,地名出现了五处,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也有不同.这样,诗句就显得没有痕迹,妙入化工.[5] 明代王世贞评价说:“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洲.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3] 诗中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