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先秦哲学特点
从重经世致用和重德(内圣外王)两个方面
从重经世致用和重德(内圣外王)两个方面
提问时间:2021-01-26
答案
第一类是子思所记孔子言论,包括《表记》、《坊记》、《缁衣》全篇和《中庸》以孔子语单独成章的部分,属于《论语》类文献.
《史记·孔子世家》说:“子思作《中庸》.”《隋书·音乐志》引沈约曰:“《中庸》、《表记》、《坊记》、《缁衣》,皆取《子思子》.”对于这种说法,后人多持怀疑态度,以为这几篇不过是后人之假托.现在,郭店竹简的出土,证明上述记载是完全可靠的.首先,《缁衣》就是郭店竹简的一篇.其次,郭店竹简《天降大常》篇的一段文字又见于《坊记》.从行文看,显然是《天降大常》引自《坊记》,这说明《坊记》的成篇早于《天降大常》.
第二类是子思门人所记子思言论.竹简《鲁穆公问子思》为子思与鲁穆公的对话.《穷达以时》杂有孔子语,可能是子思对孔子思想的阐述.故此二篇当为子思所记子思言论,性质相同.它们的竹简形制一样,亦可证之.
第三类为子思的著作.《中庸》以孔子语单独成章之外的部分,则是子思本人的著作.《五行》显然是子思的著作.一则史载子思倡导五行之说,二则此篇的范畴概念和思想与《中庸》多有相合.《唐虞之道》与《穷达以时》思想较为一致;《忠信之道》将忠信归结为仁义,显然与《五行》有内在联系.故这两篇很可能亦为子思言论或著作.
第四类为子思门人的著作.《天降大常》、《尊德义》、《性自命出》和《六德》四篇不但竹简形制一样,而且思想一贯,当出自一人之手.《天降大常》曾引用《坊记》,故作者晚于子思.另从思想上看,此四篇上承子思,下开孟子.故其作者当为子思之后学、孟子之前辈.另外,马王堆帛书《五行》所附《五行说》的作者亦当属子思门人.
从这些文献看,子思学派曾经提出许多不为后人所知的卓识创见.
例如,心、性、情虽然是儒学的重要范畴,但在儒家传统中,一直到宋明理学才直接地、明确地讨论三者关系.现在,这批竹简的发现改写了这段历史.关于性与情的关系,《性自命出》说:“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关于性与心的关系,《性自命出》说:“金石之有声,槌弗击不鸣;人虽有性,心弗取不出.”这与1500年以后朱熹提出的“性,本体也;其用,情也”,“心以性为体”,“须有个心,便收拾得这性,发用出来”之论何其相似.理学家虽无缘见到这批竹简,却提出相似的见解,亦令人叹服.
《论语》、《论语》类文献与孔子自宋人首开疑古之风以来,研究孔子的著作虽不可胜数,但所引据的材料多半没有超出《论语》、《左传》、《史记》等书.人们对其他古籍中所保存的大量有关孔子的记载,或讳莫如深,或斥为赝品.
更有甚者,最近有人提出《论语》到汉代才结集成书,其真实性也值得怀疑.郭店竹简有助于打消这种疑虑.
关于《论语》的成书,两汉学者如刘向、刘歆、匡衡、王充、郑玄、赵岐等都有记载.被广泛征引的是刘歆的说法:“《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撰,故谓之《论语》.”(《汉书·艺文志》)
从《论语》关于子张在听到孔子的教诲后“书诸绅”的情况看,孔子弟子确有作笔记的习惯,这正是日后结集《论语》一书的基础.
刘歆说《论语》的原始资料虽为孔子弟子所记录,但其结集者为孔子门人,是正确的.这从书中曾子、有子、闵子等孔子弟子被称为“子”可得到印证.
具体言之,《论语》是何时结集的呢?该书所记时代最晚的一件事是曾子之死,而曾子死于公元前436年,所以这一年可以定为《论语》结集时代的上限.现存直接提到《论语》其书并引用其文的文献是《坊记》.如上所言,《坊记》确为子思所记孔子语,而子思死于公元前402年,所以这一年可以定为《论语》结集时代的下限.因而,《论语》当结集并命名于公元前436—公元前402这34年之间.从这个时间看,《论语》的结集者当仅限于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
孔子弟子三千,登堂入室者七十有二,故当时一定有大量记录孔子语的笔记.而孔子去世后,后学即分化,“儒分为八”,故所谓“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撰”,一定只是各小集团之内的事情.
由此可知,当时一定存在许多结集孔子言行录而成的《论语》类文献.
当然,各小集团在结集孔子言行录的时候,是以自己的特点和兴趣进行取材的.今本《论语》特别注重道德修养.由此可以推知,此书是由孔子德行科的弟子门人结集的.
那么,《论语》之外那些《论语》类文献的下落如何呢?在现存西汉以前的文献中,常常见到集中记载孔子言行的文字,从上下文看,绝非私家著作的征引.这就是《论语》类文献的佚文,其史料价值与《论语》不相上下,如今本和帛书本《易传》中的有关文献、《孝经》、定县竹简《儒家者言》和《哀公问五义》、《荀子》中的有关文献、大小戴《礼记》中的有关文献、《孔子家语》和《孔丛子》中的有关文献等.现在,《缁衣》出土于战国楚墓,说明这种论断是可靠的.
综上所述,孔子及其思想需要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价.就孔子思想的发展而言,实由礼学而仁学进而易学,这三个阶段分别属于孔子的早年、中年、晚年.这整个过程就是孔子本人所说“下学而上达”的过程.孔子对易学的最大贡献是,在形式上,将过去的占筮之学转化为哲学;在内容上,将过去的乾坤二元论提升为易一元论.所以,过去那种认为孔子思想中没有形上学甚至没有哲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各学派之间的关系
(1)儒家和道家的关系.人们通常认为,儒道对立,势若水火.
竹简《老子》一出,方知两派本是同根生,旨趣亦贯通.从竹简《老子》看,老聃不但没有批评儒家思想,而且对儒家所遵奉的观念如圣、仁、义、礼、孝、慈等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另一方面,从各种史料看,孔子对老子也是非常推崇的.而儒道之间的对立,始于战国时期.
这从太史儋和庄子对儒家的贬黜以及孟子和荀子对道家的攻击中可以清楚地感觉到.
郭店竹简《语丛》四种值得注意.历史上有小简写杂记之说,而《语丛》皆为短简,且言简意赅,其性质为墓主东宫之师的札记,故应更名为《东宫之师札记》或《札记》.这部竹书兼综儒道,内容涉及墓中儒道两家的著作,故当为墓主阅读所藏儒道两家著作的读书札记,其中既有原书抄录,亦有个人感想,而《语丛四》可能抄自别家文献.这是现存最早有意识地将儒道熔为一炉的作品.
(2)道家和兵家的关系.早有学者指出,道家和兵家关系密切.
今观竹简《老子》,并无兵家影响的痕迹.因而,今本《老子》与兵家相通之处,乃太史儋对兵家思想的吸收,而权术就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3)道家和法家的关系.有人指出,战国法家出自老子.但他们既没有注意到对法家发生影响的是太史儋而非老聃,也没有意识到两家之密切关系尚有地理上的原因.
权术是道家与法家的接合点,此乃太史儋思想之特色而为老聃所未及,故战国法家实出自太史儋.太史儋入秦后,促进了当地法家的发展,使秦国成为法家活动的主要舞台.因而,韩非子之作《解老》、《喻老》并非偶然,这是法家承继太史儋之统绪的明证.
先秦哲学的特点及其演变
先秦思想的发展有两次重大转变.第一次发生在殷周之际.对这次转变的性质问题,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但大致认为这是一场宗教改革运动.我以为,这是一场宗教批判运动.其实质,是摆脱传统宗教,开创人文精神.这不是宗教内部的变化,而是以人文取代宗教的过程.这场宗教批判运动的深层面的思想根源,应该归之于祖先崇拜.一方面,在先民的观念中,天帝的旨意是通过祖先神来传达的,而祖先神当然首先要保佑本族类,这使天命带有一定的任意性.另一方面,祖先神这个中介,拉近了人与天帝之间的距离,使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亲和性.所以,当一些特殊事件发生,如殷之代夏,周之代殷,便使人们比较容易地对天命发生怀疑并进而肯定人的价值.
中国哲学与文化之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根本特质是在殷周之际奠定的.由此看来,中国哲学史的开端问题需要重新考虑.过去,胡适先生从老子写起,冯友兰先生从孔子写起,影响很大.我认为至少应该从文王、周公写起.
第二次转变发生在春秋、战国之际.过去,在人们的观念中,先秦时期,儒家侧重于伦理说教,道家侧重于哲学探讨,这已成定论了.
但简本《老子》的出土,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检讨这一成说.尽管简本《老子》中也有一些讨论形上学的段落,但其大部分内容,却是在阐述伦理价值,这正与《论语》相似.此外,这部《老子》的风格相当古雅、朴实,又与《论语》相合.这就是说,侧重伦理价值、风格古朴是当时哲学的共同特点.然而,进入战国,哲学之风大变.就哲学问题而言,人们已由对伦理价值的侧重,转向对天道、心性等深层问题的侧重.其风格也随之由古朴转向高远玄妙.不管是儒家的子思、子思后学、孟子,还是道家的太史儋、关尹,抑或隐逸家的庄子等人,都是如此.因而,侧重天道、心性问题,风格玄奥,是战国哲学的主要特征.这个时期的哲学,更加抽象了,或者说哲学意味更浓了.这是中国人理论思维的一次大飞跃.
从古朴、简易到抽象、精致,符合哲学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就进一步印证了本文对简本、今本《老子》时代和作者的推断.先秦哲学这种转向的转折点就是孔子晚年所创建的易学.老聃思想和孔子早期思想皆重人伦而鲜及心性及天道,孔子的易学基本上是一种天道之学.
而战国哲学最大的贡献就是填补并深入、广泛地挖掘了介于人伦与天道之间的心性这个环节.仅此一点,孔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就需重新评价.
《史记·孔子世家》说:“子思作《中庸》.”《隋书·音乐志》引沈约曰:“《中庸》、《表记》、《坊记》、《缁衣》,皆取《子思子》.”对于这种说法,后人多持怀疑态度,以为这几篇不过是后人之假托.现在,郭店竹简的出土,证明上述记载是完全可靠的.首先,《缁衣》就是郭店竹简的一篇.其次,郭店竹简《天降大常》篇的一段文字又见于《坊记》.从行文看,显然是《天降大常》引自《坊记》,这说明《坊记》的成篇早于《天降大常》.
第二类是子思门人所记子思言论.竹简《鲁穆公问子思》为子思与鲁穆公的对话.《穷达以时》杂有孔子语,可能是子思对孔子思想的阐述.故此二篇当为子思所记子思言论,性质相同.它们的竹简形制一样,亦可证之.
第三类为子思的著作.《中庸》以孔子语单独成章之外的部分,则是子思本人的著作.《五行》显然是子思的著作.一则史载子思倡导五行之说,二则此篇的范畴概念和思想与《中庸》多有相合.《唐虞之道》与《穷达以时》思想较为一致;《忠信之道》将忠信归结为仁义,显然与《五行》有内在联系.故这两篇很可能亦为子思言论或著作.
第四类为子思门人的著作.《天降大常》、《尊德义》、《性自命出》和《六德》四篇不但竹简形制一样,而且思想一贯,当出自一人之手.《天降大常》曾引用《坊记》,故作者晚于子思.另从思想上看,此四篇上承子思,下开孟子.故其作者当为子思之后学、孟子之前辈.另外,马王堆帛书《五行》所附《五行说》的作者亦当属子思门人.
从这些文献看,子思学派曾经提出许多不为后人所知的卓识创见.
例如,心、性、情虽然是儒学的重要范畴,但在儒家传统中,一直到宋明理学才直接地、明确地讨论三者关系.现在,这批竹简的发现改写了这段历史.关于性与情的关系,《性自命出》说:“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关于性与心的关系,《性自命出》说:“金石之有声,槌弗击不鸣;人虽有性,心弗取不出.”这与1500年以后朱熹提出的“性,本体也;其用,情也”,“心以性为体”,“须有个心,便收拾得这性,发用出来”之论何其相似.理学家虽无缘见到这批竹简,却提出相似的见解,亦令人叹服.
《论语》、《论语》类文献与孔子自宋人首开疑古之风以来,研究孔子的著作虽不可胜数,但所引据的材料多半没有超出《论语》、《左传》、《史记》等书.人们对其他古籍中所保存的大量有关孔子的记载,或讳莫如深,或斥为赝品.
更有甚者,最近有人提出《论语》到汉代才结集成书,其真实性也值得怀疑.郭店竹简有助于打消这种疑虑.
关于《论语》的成书,两汉学者如刘向、刘歆、匡衡、王充、郑玄、赵岐等都有记载.被广泛征引的是刘歆的说法:“《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撰,故谓之《论语》.”(《汉书·艺文志》)
从《论语》关于子张在听到孔子的教诲后“书诸绅”的情况看,孔子弟子确有作笔记的习惯,这正是日后结集《论语》一书的基础.
刘歆说《论语》的原始资料虽为孔子弟子所记录,但其结集者为孔子门人,是正确的.这从书中曾子、有子、闵子等孔子弟子被称为“子”可得到印证.
具体言之,《论语》是何时结集的呢?该书所记时代最晚的一件事是曾子之死,而曾子死于公元前436年,所以这一年可以定为《论语》结集时代的上限.现存直接提到《论语》其书并引用其文的文献是《坊记》.如上所言,《坊记》确为子思所记孔子语,而子思死于公元前402年,所以这一年可以定为《论语》结集时代的下限.因而,《论语》当结集并命名于公元前436—公元前402这34年之间.从这个时间看,《论语》的结集者当仅限于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
孔子弟子三千,登堂入室者七十有二,故当时一定有大量记录孔子语的笔记.而孔子去世后,后学即分化,“儒分为八”,故所谓“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撰”,一定只是各小集团之内的事情.
由此可知,当时一定存在许多结集孔子言行录而成的《论语》类文献.
当然,各小集团在结集孔子言行录的时候,是以自己的特点和兴趣进行取材的.今本《论语》特别注重道德修养.由此可以推知,此书是由孔子德行科的弟子门人结集的.
那么,《论语》之外那些《论语》类文献的下落如何呢?在现存西汉以前的文献中,常常见到集中记载孔子言行的文字,从上下文看,绝非私家著作的征引.这就是《论语》类文献的佚文,其史料价值与《论语》不相上下,如今本和帛书本《易传》中的有关文献、《孝经》、定县竹简《儒家者言》和《哀公问五义》、《荀子》中的有关文献、大小戴《礼记》中的有关文献、《孔子家语》和《孔丛子》中的有关文献等.现在,《缁衣》出土于战国楚墓,说明这种论断是可靠的.
综上所述,孔子及其思想需要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价.就孔子思想的发展而言,实由礼学而仁学进而易学,这三个阶段分别属于孔子的早年、中年、晚年.这整个过程就是孔子本人所说“下学而上达”的过程.孔子对易学的最大贡献是,在形式上,将过去的占筮之学转化为哲学;在内容上,将过去的乾坤二元论提升为易一元论.所以,过去那种认为孔子思想中没有形上学甚至没有哲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各学派之间的关系
(1)儒家和道家的关系.人们通常认为,儒道对立,势若水火.
竹简《老子》一出,方知两派本是同根生,旨趣亦贯通.从竹简《老子》看,老聃不但没有批评儒家思想,而且对儒家所遵奉的观念如圣、仁、义、礼、孝、慈等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另一方面,从各种史料看,孔子对老子也是非常推崇的.而儒道之间的对立,始于战国时期.
这从太史儋和庄子对儒家的贬黜以及孟子和荀子对道家的攻击中可以清楚地感觉到.
郭店竹简《语丛》四种值得注意.历史上有小简写杂记之说,而《语丛》皆为短简,且言简意赅,其性质为墓主东宫之师的札记,故应更名为《东宫之师札记》或《札记》.这部竹书兼综儒道,内容涉及墓中儒道两家的著作,故当为墓主阅读所藏儒道两家著作的读书札记,其中既有原书抄录,亦有个人感想,而《语丛四》可能抄自别家文献.这是现存最早有意识地将儒道熔为一炉的作品.
(2)道家和兵家的关系.早有学者指出,道家和兵家关系密切.
今观竹简《老子》,并无兵家影响的痕迹.因而,今本《老子》与兵家相通之处,乃太史儋对兵家思想的吸收,而权术就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3)道家和法家的关系.有人指出,战国法家出自老子.但他们既没有注意到对法家发生影响的是太史儋而非老聃,也没有意识到两家之密切关系尚有地理上的原因.
权术是道家与法家的接合点,此乃太史儋思想之特色而为老聃所未及,故战国法家实出自太史儋.太史儋入秦后,促进了当地法家的发展,使秦国成为法家活动的主要舞台.因而,韩非子之作《解老》、《喻老》并非偶然,这是法家承继太史儋之统绪的明证.
先秦哲学的特点及其演变
先秦思想的发展有两次重大转变.第一次发生在殷周之际.对这次转变的性质问题,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但大致认为这是一场宗教改革运动.我以为,这是一场宗教批判运动.其实质,是摆脱传统宗教,开创人文精神.这不是宗教内部的变化,而是以人文取代宗教的过程.这场宗教批判运动的深层面的思想根源,应该归之于祖先崇拜.一方面,在先民的观念中,天帝的旨意是通过祖先神来传达的,而祖先神当然首先要保佑本族类,这使天命带有一定的任意性.另一方面,祖先神这个中介,拉近了人与天帝之间的距离,使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亲和性.所以,当一些特殊事件发生,如殷之代夏,周之代殷,便使人们比较容易地对天命发生怀疑并进而肯定人的价值.
中国哲学与文化之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根本特质是在殷周之际奠定的.由此看来,中国哲学史的开端问题需要重新考虑.过去,胡适先生从老子写起,冯友兰先生从孔子写起,影响很大.我认为至少应该从文王、周公写起.
第二次转变发生在春秋、战国之际.过去,在人们的观念中,先秦时期,儒家侧重于伦理说教,道家侧重于哲学探讨,这已成定论了.
但简本《老子》的出土,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检讨这一成说.尽管简本《老子》中也有一些讨论形上学的段落,但其大部分内容,却是在阐述伦理价值,这正与《论语》相似.此外,这部《老子》的风格相当古雅、朴实,又与《论语》相合.这就是说,侧重伦理价值、风格古朴是当时哲学的共同特点.然而,进入战国,哲学之风大变.就哲学问题而言,人们已由对伦理价值的侧重,转向对天道、心性等深层问题的侧重.其风格也随之由古朴转向高远玄妙.不管是儒家的子思、子思后学、孟子,还是道家的太史儋、关尹,抑或隐逸家的庄子等人,都是如此.因而,侧重天道、心性问题,风格玄奥,是战国哲学的主要特征.这个时期的哲学,更加抽象了,或者说哲学意味更浓了.这是中国人理论思维的一次大飞跃.
从古朴、简易到抽象、精致,符合哲学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就进一步印证了本文对简本、今本《老子》时代和作者的推断.先秦哲学这种转向的转折点就是孔子晚年所创建的易学.老聃思想和孔子早期思想皆重人伦而鲜及心性及天道,孔子的易学基本上是一种天道之学.
而战国哲学最大的贡献就是填补并深入、广泛地挖掘了介于人伦与天道之间的心性这个环节.仅此一点,孔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就需重新评价.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