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床头上的标签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问时间:2020-07-24
答案
李比希是德国化学家.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他就立志做一名化学家.因为从小心里就有一团理想之火,所以他学习非常自觉.他十九岁完成学业,并得到了博士学位;二十三岁就做了化学教授.
李比希曾经试着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泡,再往里面通氯气,这样就能提取出海藻里面的碘.但是他发现,在剩余的残渣底部,沉淀着一层褐色的液体,收集起这些液体,会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他重复做这个实验,都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这种液体是什么呢?
李比希想,这些液体是通了氯气后得到的,说明氯气和海藻中的碘起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氯化碘.于是,他在盛着这些液体的瓶子上贴了一个标签,上面写着“氯化碘”.
几年后,李比希看到了一篇论文——《海藻中的新元素》,他屏着呼吸,细细地阅读,读完懊悔莫及.原来,论文的作者,法国的青年波拉德也做了和李比希同样的实验,也发现了那种褐色的液体.和李比希不同的是,波拉德没有中止实验,他继续深入研究这褐色的液体有什么样的性质,与当时已经发现的元素有什么异同.最后,他判断,这是一种还未发现的新元素.波拉德为它起名“盐水”.波拉德把自己的发现通知了巴黎科学院,科学院把这个新元素改名为“溴”.《海藻中的新元素》就是关于溴的论文.
这件事,深深地教育了李比希.他把那张“氯化碘”的标签从瓶子上小心翼翼地揭下来,装在镜框里,挂在床头,不但自己天天看,还经常让朋友们看.后来,他在自传中写道:“从那以后,除非有非常可靠的实验作根据,我再也不凭空地自造理论了.”
从此,李比希更认真、更严谨地从事研究工作.有一次,他到一家化工厂考察.当时工厂正在生产名叫“柏林蓝”的绘画颜料.工人们把溶液倒入大铁锅,然后一边加热,一边用铁棒搅拌,发出很大的响声.李比希看到工人们搅拌非常吃力,就问工人:“为什么要这样用力呢?”一位王长告诉他:“搅拌的响声越大,柏林蓝的质量就越高.”
李比希没有放过这个问题,他反复思考:搅拌的声音和颜料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呢?回去以后,他就动手实验,最后查出了原因.他写信告诉那家工厂:“用铁棒在铁锅里搅拌,发出响声,实际上是使铁棒和铁锅摩擦,磨下一些铁屑,铁屑与溶液化合,提高了柏林蓝的质量.如果能在溶液中加入一些含铁的物质,不必用力磨蹭铁锅,也会提高柏林蓝的质量.”
那家工厂按照李比希的话去做,果然提高了颜料的质量,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李比希接受教训后,善于在异常现象中发现问题,又能通过实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成为化学史上的巨人.
本文的四个特点:
1.别具匠心的标题.
以“床头上的标签”为题最能表现李比希这位“化学史上的巨人”,具有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标签”在文中还起到了线索的作用,把李比希失败与成功这两件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2.精心的选材.
本文选了两件事,而且是一成一败,一得一失.这样选材让读者感受到科学家也是普通人,他们拥有成功的
喜悦,也品尝过失败的痛苦.这样写,才能使人物形象更鲜活,更饱满.同时也让读者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地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迎来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3.这篇文章巧妙的细节描写.
本文中有两处精当的细节描写:一处是:当李比希看到了一篇能证明自己失误的论文时,他“屏着呼吸,细细地阅读”,此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李比希对科学研究慎重的态度及自己懊悔的心情.第二处是:描写李比希制作“标签”的过程.是这样写的,“他把那张‘氯化碘’的标签从瓶子上小心翼翼地揭下来,装在镜框里,挂在床头,不但自己天天看,还经常让朋友们看”.生动地再现了李比希求实、自律的形象.
4.先写李比希读论文后“后悔莫及”这一结果,后写“懊悔”的原因.是为了强调当时李比希发现自己失误的痛苦心情.为下文写他制作“床头上的标签”警示自己做准备.
李比希曾经试着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泡,再往里面通氯气,这样就能提取出海藻里面的碘.但是他发现,在剩余的残渣底部,沉淀着一层褐色的液体,收集起这些液体,会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他重复做这个实验,都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这种液体是什么呢?
李比希想,这些液体是通了氯气后得到的,说明氯气和海藻中的碘起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氯化碘.于是,他在盛着这些液体的瓶子上贴了一个标签,上面写着“氯化碘”.
几年后,李比希看到了一篇论文——《海藻中的新元素》,他屏着呼吸,细细地阅读,读完懊悔莫及.原来,论文的作者,法国的青年波拉德也做了和李比希同样的实验,也发现了那种褐色的液体.和李比希不同的是,波拉德没有中止实验,他继续深入研究这褐色的液体有什么样的性质,与当时已经发现的元素有什么异同.最后,他判断,这是一种还未发现的新元素.波拉德为它起名“盐水”.波拉德把自己的发现通知了巴黎科学院,科学院把这个新元素改名为“溴”.《海藻中的新元素》就是关于溴的论文.
这件事,深深地教育了李比希.他把那张“氯化碘”的标签从瓶子上小心翼翼地揭下来,装在镜框里,挂在床头,不但自己天天看,还经常让朋友们看.后来,他在自传中写道:“从那以后,除非有非常可靠的实验作根据,我再也不凭空地自造理论了.”
从此,李比希更认真、更严谨地从事研究工作.有一次,他到一家化工厂考察.当时工厂正在生产名叫“柏林蓝”的绘画颜料.工人们把溶液倒入大铁锅,然后一边加热,一边用铁棒搅拌,发出很大的响声.李比希看到工人们搅拌非常吃力,就问工人:“为什么要这样用力呢?”一位王长告诉他:“搅拌的响声越大,柏林蓝的质量就越高.”
李比希没有放过这个问题,他反复思考:搅拌的声音和颜料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呢?回去以后,他就动手实验,最后查出了原因.他写信告诉那家工厂:“用铁棒在铁锅里搅拌,发出响声,实际上是使铁棒和铁锅摩擦,磨下一些铁屑,铁屑与溶液化合,提高了柏林蓝的质量.如果能在溶液中加入一些含铁的物质,不必用力磨蹭铁锅,也会提高柏林蓝的质量.”
那家工厂按照李比希的话去做,果然提高了颜料的质量,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李比希接受教训后,善于在异常现象中发现问题,又能通过实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成为化学史上的巨人.
本文的四个特点:
1.别具匠心的标题.
以“床头上的标签”为题最能表现李比希这位“化学史上的巨人”,具有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标签”在文中还起到了线索的作用,把李比希失败与成功这两件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2.精心的选材.
本文选了两件事,而且是一成一败,一得一失.这样选材让读者感受到科学家也是普通人,他们拥有成功的
喜悦,也品尝过失败的痛苦.这样写,才能使人物形象更鲜活,更饱满.同时也让读者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地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迎来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3.这篇文章巧妙的细节描写.
本文中有两处精当的细节描写:一处是:当李比希看到了一篇能证明自己失误的论文时,他“屏着呼吸,细细地阅读”,此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李比希对科学研究慎重的态度及自己懊悔的心情.第二处是:描写李比希制作“标签”的过程.是这样写的,“他把那张‘氯化碘’的标签从瓶子上小心翼翼地揭下来,装在镜框里,挂在床头,不但自己天天看,还经常让朋友们看”.生动地再现了李比希求实、自律的形象.
4.先写李比希读论文后“后悔莫及”这一结果,后写“懊悔”的原因.是为了强调当时李比希发现自己失误的痛苦心情.为下文写他制作“床头上的标签”警示自己做准备.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 1一个六位数四舍五入到万位是100000,这个六位数最大是什么?最小是什么?
- 2集合M={y』y=3^-x} P={y』y=根号下(3x-3) 则M∪P=
- 3天气预报中的和风和劲风分别是什么意思
- 4一建筑工地用砂石50m3,用载质量是3.5t的卡车运送,至少需运送多少车?(已知砂石的密度为2.6×103kg/m3)
- 5什么东西倒立后会增加一半?
- 6已知f(x)=π(x是全体实数),则f(π^2)等于 A.π^2 B.π C.根号π D.不确定
- 7求方程xy-x-y+4的整数解
- 8my great weekend 过去式写
- 9小红看了一本书,已看了全书的9分之2还多12页,余下的比已看的多91页,这本书几页
- 10土地面积是怎么算的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