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时事政治 > 材料一  青少年上网情况调查青少年犯罪占全部刑事犯罪的比例14~18岁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因网络色情、暴力诱发的犯罪占的比例上网浏览色情网站的青少年占...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青少年上网情况调查
青少年犯罪占全部刑事犯罪的比例
14~18岁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例
因网络色情、暴力诱发的犯罪占的比例
上网浏览色情网站的青少年占的比例
患网络成瘾症的中学生占中学生的比例
向家长隐瞒上网情况的学生占上网学生的比例
70%
70%
70%
22%
14.4%
54%
 
材料二  美国《新闻周刊》对“世界经济论坛”评出的65名全球未来领袖进行了民意调查,征求他们对技术与年轻人的看法。下面是这次调查的部分情况:
1.迄今为止,你认为哪种技术对年轻人的正面影响最大?
认为是因特网的占92%;认为是手机的占5%;认为是即时聊天的占3%;认为是电子游戏的是0 %。
2.迄今为止,你认为哪种技术对年轻人的负面影响最大?
认为是电子游戏的占78%;认为是手机的占8%;认为是因特网的占3%;认为是即时聊天的占6%。
(1)就“网络技术与青年”这一主题,请你从不同角度提出两个研究性课题,并简要写出选题的根据。
(2)结合材料反映的问题,请就如何克服互联网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提出三条以上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
(1)课题一:网络与犯罪
根据:网络传播的有害信息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课题二:网络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根据:互联网传播的信息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具有双重影响。
(2)①就国家来说,应加强对有关网站和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的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互联网经营行为,并依法打击违法经营和利用互联网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②从家庭、学校和社会来说,应加强对互联网营业场所的监督,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正确使用网络。③从未成年人本人来看,则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鉴别能力,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侵蚀。
解析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人,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动手做课题。高考命题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的考查。本题第(2)问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第(2)问考查学生的参与能力,联系学生熟悉的互联网提出几条消除互联网负面影响的建设性建议。
核心考点
试题【材料一  青少年上网情况调查青少年犯罪占全部刑事犯罪的比例14~18岁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因网络色情、暴力诱发的犯罪占的比例上网浏览色情网站的青少年占】;主要考察你对时事政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32分)材料一  2009年两会最大的特点是,民生经济类话题成为热点中的热点、焦点中的焦点。
亮点
内容
民生投入力度明显加大
无论是两年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还是今年的中央财政预算安排,民生领域的投资受到更为明显的关注。
民生工程进度提速
政府工作报告在诸多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中,列出了一个个明确的“时间表”。
改善民生问题规划更加系统
教育和医疗在民生问题中占据的分量格外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和医疗问题都有了比较系统的规 划。
惠民政策更加细致
政策越细致,越容易落到实处。报告中提出的民生举措,考虑十分细致。
改善民生与促进经济实现“良性互动”
发展经济的目标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事实上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改善民生同样也是对经济的一种促进。
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亮点”
(1)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处理民生问题上的“民生亮点”体现了哪些辩证法思想?
材料二  “保增长、扩内需”是2009年政府工作的主题,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走出困境不单是国家和企业在思索,作为社会 元素的个人同样时刻关注着事件的发展,有的人说要发放消费券刺激内需,也有人说增加政府财政投资,但更多的人认为要调整经济结构降低外贸依存度。
(2)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种方案,并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  “近”成为2009年两会的一个重要特点。两会与老百姓更近了。互联网上,“有话问总理”、“代表面对面”、“农民工手机报”等栏目拉近了网民与两会的距 离。而此前***和总理的“网络问政”,更成为3亿网民“网络议政”的动力。上百万次的点击、数以万计的留言,见证着网民参与两会的热情。两会与世界更近 了。尽管是一次没有换届选举的例行会议,但今年的两会却引来了世界的更多瞩目。此次采访两会的外国记者达800多名,一些西方主流媒体派出记者的人数也都 超出了往年的规模。这不仅表明奥运会后中国对外国记者越来越开放,更表明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世界对中国的高度关注。
(3)从政治常识的角度看,分析“近”成为2009年两会的一个重要特点的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传统的安身立命观念是注重个人的自我德行修养。其中,儒家的修养理论影响最为深远。在儒家道德的熏陶下,中华民族的无数崇道贵德的志士仁人躬身践行,以“仁爱”为核心,不断衍生出许多道德性规范,如宽恕、节俭、礼让、廉耻、信义等。
试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为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爰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近日发出《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体现了哪些道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同时获得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作品。它诞生于抗战时期,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堪称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中国灵魂的怒吼!它雄壮豪迈的旋律,寓意深刻的歌词弘扬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拨、顽强奋斗的民族精神,极大地激励了中华儿女的斗志。就如同一篇好的文学作品能振奋人心一样,《黄河大合唱》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唤醒了千千万万人民的灵魂,它鼓励着人们团结起来,一同消灭日本鬼子,重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材料二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各地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的纪念活动,大合唱《长征组歌》在全国各地唱响。已传唱了半个世纪的《长征组歌》,是继《黄河大合唱》后又一唱响世界的红色经典,是我国合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被选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它以恢宏的气势,表现出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将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