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时事政治 > 材料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轻民生。是否顺民心、重民生,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说,发展要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必须由...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轻民生。是否顺民心、重民生,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说,发展要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万事民为先、群众利益无小事、利为民所谋,这些民生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取得了共识。民之生计,国之大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和国内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央推出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举措。其中重要一条,就是下大气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材料二: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2月10日,国务院分布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从稳定就业、扩大就业、鼓励创业等6个方面规定了26项应对失业的政策举措,主要包括:规范企业裁员行为,企业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需提前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延续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税收扶持政策,对扶《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按规定在限额内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审批期限延长至2009年底;等等。
材料三: 受国际金融危机及中国经济放缓及失业率上升的影响,2009年毕业生将比往年更难找工作了。专家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平稳,国内市场容量大,就业潜力巨大,关键看我们如何做好工作。专家建议,针对当前经济增长并未带动就业同步增长的现实,要实行就业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另外,我们在看到“许多人无事干”的同时,“许多事无人干”也是现实,一些人“高不成,低不就”给再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运用政治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什么如此重视民生问题?(6分)
(2)从哲学道理上说明,为什么“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8分)
(3)请运用“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加以分析说明。(8分)
(4)根据材料三,谈谈应该如何解决目前就业难的问题。(8分)
答案
(1)①由中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执政党地位决定的。(2分)  
②由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2分)
③我国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宗旨是为人民报务,政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2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此,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投入,都要注重人民群众实际最关心的问题。(2分)  
②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因此,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改善民生。(2分)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所以,国家关注“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加大对“民生”的改善力度。(4分)
(3)①要解决就业问题就应该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具有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各个生产部门的分配作用,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2分)
②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2分)
③采用经济手段,发挥财政的巨大作用,进一步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想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2分)
④采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对就业实施宏观调控,规范企业裁员行为。(2分)
(4)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④发展劳动力市场,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⑤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⑥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⑦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⑧就业人员应该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本领,自主就业和创业,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8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材料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轻民生。是否顺民心、重民生,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说,发展要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必须由】;主要考察你对时事政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的地位是什么?我国应该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如何?(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中国农历新年,大河报深入我省各地开展了“寻访多彩民俗ž体验别样新年”的专题采访活动。
俗话说:“五里不同天,十里不同俗。”中原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有着各不相同、地方特色浓郁的民风民俗,过年的风俗也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安阳的吕村战鼓舞、驻马店的给车贴全联、漯河的剪纸过年、信阳的过年唱灶戏祭灶、开封的麒麟舞、三门峡地坑院里过大年……这些习俗积淀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生态,在浸润一方百姓心灵的同时,也演绎着古老中原的文化魅力。
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是如何体现的?(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作为呈献给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文化盛宴,以及2010年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的开幕庆典项目,由中国国家文 物局和意大利文化遗产与艺术活动部共同主办的“秦汉—罗马文明展”于2009年7月30日至10月7日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展出。
材料一:此次展览表明:现代西方文明的很多方面,在罗马时就已经存在,人们能够追溯东方与西方文明的差异,展览本身是彰显差异的。人类的差异过去就有,将来还会继续存在,人类应该学习容忍这些差异,这样,我们才有和平的未来。”
材料二:针对此次展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李延声认为:“东方造型艺术的写意创造,是独特而经典的,其磅礴而雄强之势,令观者胸中激动与振奋不已。西方充满理想主义的写实手法与展现技巧高超美妙,无以伦比,令人惊叹。尽管东西方文明很多地方很难比较,此展将秦汉与罗马两个不同的文明放在一起展览,很是难得而且也很有意思。其“和而不同”的主旨将启发人们,以开放和兼容的文明观面向世界,在多元文化共存中前行,在交流融汇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进程,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
阅读上述材料并回答:
(1)材料一所说 “东方与西方文明的差异”中的“差异”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 “东西方文明”如何才能在“和而不同”中共存并前行?(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1.7%,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7.8%,降幅分别较5月扩大0.3和0.6个百分点。这是CPI、PPI增幅连续第五个月双双为负,表明我国经济仍面临通缩态势。必须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但在坚持现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也要密切注意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伺机而动,货币的供应要适度宽松,而不能过度宽松,要避免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而导致通货膨胀。从眼前来说要防通缩,从长远来说要防通胀,要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大致平衡,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据此回答:
(1)联系实际从经济学角度说明我国当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意义。
(2)如何理解“货币供应不能过度宽松,要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大致平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