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说明量的积累必然促成事物的质变 |
B.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总是上升的 |
C.强调只要有远大的理想就能够实现人生最高目标 |
D.启示我们加强个人修养与承担社会责任密不可分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做起”,强调了个人的修养问题;题中材料“最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强调的是个人承担起社会的责任。由此可见,儒家的这一思想强调了个人的修养是个人能否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基础,故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故A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故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C项中的表述过于绝对,是不科学的,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核心考点
试题【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做起,最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归宿。这一思想A.说明量的积累必然促成事物的质变B.反映了事物发展】;主要考察你对人生价值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①走出拜金主义的误区 ②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③以社会的认可为前提 ④把握难得的人生机遇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A.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 |
B.价值判断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 |
C.社会地位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
①价值判断与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②价值判断与选择没有固定的标准
③价值判断与选择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④价值观决定人们改造社会的选择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决定作用 |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
C.正确的价值观能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
D.价值观决定社会存在 |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呈现主体差异性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最新试题
- 1现有以下器材:A、电流计G:Ig=300μA,rg约为500ΩB、电阻箱R1:0~9999.9ΩC、电阻箱R2:0~99
- 2如图是利用杠杠原理来汲水灌溉农田的工具,春秋战国时此物在哪一地区被普遍采用A.长江以南B.中原地区C.江淮之间D.太湖流
- 3夏天扇扇子时感觉身体凉爽.李明认为这是扇扇子使人体周围空气的温降低了.请你自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明的想法是错误的.
- 4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稻谷、小麦、玉米的自给率超过98%,但粮食安全压力仍然很大,主要原因是①耕地
- 5在等差数列{an}中,前n项和为Sn,且S2011=﹣2011,a1007=3,则S2012等于[ ]A.201
- 6(理)函数,定义的第阶阶梯函数,其中 ,的各阶梯函数图像的最高点,最低点(1)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2)求证:所有的点在
- 7如图为2010年1月华北雪灾中的一个场景。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汽车具有
- 8小明和小华合作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功率,已知灯丝电阻大于8Ω.现有下列器材:干电池三节,电流表(0 - 0.6
- 9如果,,则xy的值是[ ]A.1B.C.﹣1D.5
- 10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这些法律的共同点在于①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都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
热门考点
- 1If you want to have a good health,you must get ____exercise
- 2传染病预防的措施①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①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②在低纬度地区能看到极光现象③产生“磁暴”现象 ④诱发地震和火山爆发,
- 4为了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李静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甲、乙组实验中烧杯里装的同种液体,则该实验说明:______.
- 5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宝石项圈 ①在美国的一次家庭宴会上,我看到一位老人戴着一个非常美丽别致的项圈,那上面有11块宝石,
- 6在中考体育达标跳绳项目测试中,1分钟跳160次为达标.小敏在预测时1分钟跳的次数分别为165,155,140,162,1
- 7(9分)下图是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
- 8读“中国山脉图”,完成下面各题。(1)①②③④⑤⑥代表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其中表示高原的有________,表示华北平原的
- 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沿着半径为R的半球形金属壳内壁滑下,半球形金属壳竖直固定放置,开口向上,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
- 10Many people who had seen the film were afraid to go to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