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
B.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丰富认识、发展认识 |
C.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 |
D.人类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而是为认识去实践 |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段话说明( )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B.人们认识世界的根】;主要考察你对求索真理的历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受其世界观的影响 |
B.亲身经验只是对客观事物现象的认识 |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 |
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从错误到正确的过程 |
请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认识论原理。(13分)
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
B.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
C.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
D.人们的文化素养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后天培养的 |
A.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客观性 | B.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
C.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 | D.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
A.实践的主体、手段、对象都是客观的 |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最新试题
- 1已知函数.(I)讨论的单调性;(Ⅱ)若在(1,+)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 2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A点表示的数是-2,A、B两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则满足条件的点B表示的数是( )。
- 3在图中,画出滑轮组在提升重物时的最省力的绕法。
-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
- 5依据下面的文字,概括“模糊性事物”的两个特点。(6分)“模糊”和“确定”相对立而存在,相补充而完善。“模糊”和“确定”都
- 61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英国在政治、经济上分别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大事。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这两件大事各是什么?__
- 7基本句型。1. 她向四周看了看。 She _____ _____ her.2. 房子里面没有人,于是她便走了进去。
- 8(7分)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冶炼铜常用铜矿石——孔雀石,其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碱式
- 9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明伙执仗 仗义执言 因材施教 无耻之尤 B 似水流年 流连忘返 嘘寒问暖 虚席以待
- 10在下列选项中,对民主与专政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民主和专政相辅相成②民主和专政具有统一性,对一定阶级既实行民主又实行专政③
热门考点
- 1下列不在南海周围的是:[ ]A.广东省B.马来西亚C.日本D.海南省
- 2请写出下面物态变化的名称:闷热天气时,水管外湿漉漉的,这是属于_______现象;一夜风吹,雨后的地面变干了,这是属于_
- 3下列物理量,对应的单位正确的是 [ ]A、热量---------焦耳 B、热值-----------焦耳/千克
- 4I want to know ________ next.A. what to do it B. how to d
- 5You shouldn’t drink ______water before sleep.A.too muchB.too
- 6右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是噪声的波形图,图______是乐音的波形图.
- 7【题文】图为我国西北常见的景观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小题1】形成图示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C.风
- 8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1)m-n2=22m+3n=12;(2)3(1-x)≥2-5xx+23>2x-1.
- 9下列各组对象中不能成集合的是( )A.高一(1)班的全体男生B.该校学生家长全体C.李明的所有家人D.王明的好朋友
- 10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C.在纯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