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客观物质性 | B.主观能动性 | C.社会历史性 | D.目的性计划性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今天千年梦想成为现实,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C正确;ABD与题意不符。
核心考点
试题【从苏东坡的“把酒问月”到今天的“嫦娥探月”,以及未来中国的“载人登月”。千年之前,人们只能望月惆怅,今天千年梦想成为现实,这主要说明实践具有A.客观物质性B.主】;主要考察你对求索真理的历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凡是真理都会变成谬误 | B.谬误的出现是真理造成的 |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D.真理与谬误是难以区分开的 |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A.① | B.②③④ | C.④ | D.①②③④ |
(1)阅读材料一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谈你有何感悟?(6分)
材料二 回顾九十二年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争取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在92年的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艰难困苦的洗礼,已经成为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成熟的党。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6分)
材料二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同自然界是紧密相连的,自然界环境的好坏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重大的影响。实践证明:"黄"化:荒漠化-----生产资源枯竭——贫困化是一种循环,"绿"化:环境美化——生态资源富足----——小康化也是一种循环。
阅读材料,结合《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说明材料一中所蕴涵的唯物论哲学道理。(6分)
(2)用联系观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两种不同循环。(6分)
(3)从唯物论角度分析上述两则材料,对我们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何哲学启示?(6分)
①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②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③物质具有可知性 ④物质和意识密不可分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最新试题
- 1我国古代哲人留下了许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硅步,无以至千
-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以前没有看过卓别林的喜剧,今天看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所有的烦恼
- 3现有200kg lO%的硝酸钠溶液,现要使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提高到15%.问:(1)需要向此溶液中加入固体硝酸钠多少
- 4某溶液中有Fe3+、Mg2+、Fe2+和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
- 5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大小等于2v0,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运动的时间t为( )A.v0gB.2v0g
- 6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 洋务运动的实质是 [ ]A.以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 B.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 7对下面的一句话的修饰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能够政府
- 8Our house is on the top of the hill, and in winter the winds
- 9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灾害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
- 10【题文】定义运算:,将函数向左平移个单位,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为偶函数,则的最小值是 &
热门考点
-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
- 2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 ,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 3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压强变大,气体分子间隔变小,所以石油气可加压储存在钢瓶中B
- 4阅读下面文字,请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汉字。 一个人生命无论长短,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异常miǎo( )小的。而现
- 5函数 ,则函数的零点的个数有__________个
- 6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1)MgCl2 ___________(2) CO2 ___________(3
- 7读“甘肃省地图”,回答问题。(1)城市①是_________,该城市享誉世界的艺术宝库是_______________。
- 8已知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且第一步的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的电离程度,第二步的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三步的电离程度
- 9He got to the cinema at last but ____ he couldn"t find his t
- 10All the students______ laughter when David walked into the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