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求索真理的历程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我国首次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天宫一...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我国首次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使我国航天向载人空间站时代迈进,开启航天新时代;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实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国目前有近2 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卫星通讯、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减灾防灾、远程教育等方面服务于生产和生活。
材料二 “蛟龙”号的诞生和启用实现了中国古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北京时间6月27日11时47分,中国“蛟龙”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 062米。科研人员说:“我们要有冒险精神,但绝不当赌徒。”下潜至7 000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人“上天入海”从未停下脚步的认识论依据。(12分)
答案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物质世界是无限变化着的,要获得大自然的奥秘,“上天入海”不能停下脚步。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要不断深入拓展,就不能停下脚步。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中国人“上天入海”攀登科学高峰,更不能停下脚步(每点4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认识论,题型是依据类试题,考生首先通过审题,确定角度是认识论,然后考生回忆教材关于认识论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然后考生结合材料作答。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我国首次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天宫一】;主要考察你对求索真理的历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科学家研究发现,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胆碱——维生素B复合物,能够帮助提高记忆力。一个鸡蛋中大概含有113毫克胆碱,是合成大脑神经递质——乙酸胆碱的必要物质,也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对于大脑记忆力的维持有着重要作用。这一研究结果佐证了
①认识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实现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③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科研的重大发现取决于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美两国科学家,因为他们“抓住了粒子”。一直以来,物理学家们认为单个粒子很难与周围环境分离,这使很多奇特现象无法被观测到。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实验方法上的基础性突破,使单个量子操作和单量子测量成为可能,由此可见
A.严密的论断是科学实验取得成效的基础B.技术手段的创新决定了科学实验的成功
C.科学实验活动是量子物理学发展的动力D.实验方法的突破是检测科学发现的标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受复杂月面环境的影响,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的机构控制出现异常。虽经地面科研人员的检修,“玉兔号”月球车已全面苏醒,但是机构控制异常的原因仍有待进一步排查。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对于客观事物的联系人们无能为力
③自在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认识总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9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未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具体论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信仰迷失、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因此,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归纳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希望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这一体系内涵丰富,但不够简明、不便于群众传播践行。与此同时,各地广泛开展了地方精神的提炼和培育活动,深化了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总结群众实践、吸取中华文化传统精华、借鉴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的提炼,把高深的理论变成了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能遵守的价值信条,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求索真理的历程”的观点,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过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