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把握思维的奥妙 > 今年我国的粮食生产并不风调雨顺。年初北方冬春连旱;春末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入汛以后,南方地区暴雨频频,部分地区旱涝急转。面对灾情,人们议论纷纷。第一个人...
题目
题型:江苏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今年我国的粮食生产并不风调雨顺。年初北方冬春连旱;春末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入汛以后,南方地区暴雨频频,部分地区旱涝急转。面对灾情,人们议论纷纷。第一个人说:“这是天意,老天爷为什么要这样惩罚我们呢?”第二个人哀叹:“付出的辛苦白费了,荒年已成定局,无法改变。”第三个人坚定地表示:“灾害已经发生,这是事实。但我们以丰补歉还是大有可为的,夏季损失秋季补,农业损失副业补。要自力更生战胜灾害。”
结合上述三个人的观点回答:
(1)上述三种观点各属于什么哲学派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评析上述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一个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第二个观点虽属于唯物主义但缺乏辩证思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第三个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2)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第一个观点认为天意决定一切,是听天由命的宿命论,是荒谬的。第二个观点只看到灾难带给人们的困难,认为人无法改变,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第三个观点既承认灾害,又看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可以战胜灾害,这是正确的观点。
核心考点
试题【今年我国的粮食生产并不风调雨顺。年初北方冬春连旱;春末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入汛以后,南方地区暴雨频频,部分地区旱涝急转。面对灾情,人们议论纷纷。第一个人】;主要考察你对把握思维的奥妙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长期以来,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导致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喀斯特石漠化,引起一系列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群众生活也日趋贫困。贵州省茂兰保护区,向当地居民积极宣传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帮助原住民提高生产技能,发展替代性能源,并充分利用喀斯特森林生态旅游这一优势发展旅游业。经过近二十年的保护管理,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及其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茂兰保护区是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如下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     ]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由“蒜你狠”到“蒜你跌”,由“豆你玩”到“苹什么”,……一系列反映物价涨跌的网络语言兴于人们的茶余饭后。这些网络新语的出现充分说明

[     ]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画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条牛。”这段话生动地说明

[     ]

A、上帝是根本不存在的,关于上帝的观念不过是人脑自生的
B、物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上帝,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帝观念
C、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秋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内涵。“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的文化意识中,悲秋也可以算得上是普遍的意识了。“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成了一种凄凉、伤感、悲苦的象征。但是,秋的描写也总有些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

[     ]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美感是带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别
D、意识有时候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